首页

9.4 通过表情社会地传递情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情感完全是指个人的体验形式。每个人都是独自体验自己的喜怒哀乐。还有这样的情况:有人在别人面前刻意隐瞒自己的情绪,而别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偶尔向别人透漏一些迹象。但是,情感在社会交往中也能起到重要作用:人们希望与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也许还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理解。表露自己的情感确实能够增进相互理解,但同时也能引起误解和矛盾。如果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因素,那么人与人之间怎么进行交往呢?

信息框9.4

积极的情绪能延年益寿吗  ?

黛博拉·丹纳和同事们研究了180名天主教修女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撰写的自传体手稿,当时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2岁。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手稿的研究发现,这些年轻的姑娘描述积极情感(比如愉快、兴趣、爱和希望)的频率比较高,而描述消极情感(悲伤、恐惧和无聊)的频率则不太高。(Danner  et  al,2001)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她们描述消极情绪的频率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她们很少提到消极情绪。因此,积极情绪和寿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那些描述积极情绪最多的人的寿命要比那些描述积极情绪最少的人长十年。如何解释这个结论呢?丹纳认为,最可能的是,修女们在撰写自传时使用的描述积极情绪的词汇,是与她们乐观的生活观念有关的,而乐观的生活观念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统的压力。(Danner,2004)将来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与主观满意度相关的情感以及由其决定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无疑,上面已经说过(见第149页及以下1页),情绪积极的人笑的时候比较多,这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一个人经常体验到积极情感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和满意度。(Fredrickson,2002)



9.4.1 表达情感是为了增进理解


“没有感情的通知”对他人的影响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技术人员接到了提高航空安全的任务。因为航班不断增加,所以无线电通讯部门应当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波段。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在不影响信息内容的情况下,过滤掉人声的上下频率。他们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增加了无线电频道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在同一时间内控制塔和飞行员之间的通话,但是很快就发现,驾驶舱的乘员们并不认可这种方法。当时,着陆动作不像今天,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作。着陆时飞行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信任领航员的指导。但是,技术人员开发的程序所传达的声音是由机器人发出的,因而讯息听起来就是毫无感情的。飞行员希望在着陆时能同自己可以信任的领航员通话,而这是单调乏味的声音做不到的。这个技术上毫无瑕疵的程序从未走出最初开发它的实验室,因为人际交流的感情色彩完全被过滤掉了。(Bootzin  et  al,1986)因此技术人员首先必须学会,在给声音编码时,一定要保留声音的人性特征。

使用“情绪符号”代替脸部表情  。有过在网上进行书面交流经验的人——不管是写电子邮件还是在聊天室聊天——,都有可能误解对方的意思,尤其是在对方开玩笑的时候,因为在网络空间没有非语言的面部表情。为了消除这一缺陷,人们设计了用键盘即可打出的符号。这种符号就是“情绪符号”(Emoticons),这是由英语单词“情绪”(Emotion)和“符号”(icon)组合而成一个复合词,插图9.13列举了几个这样的符号。


插图9.13 为了弥补见不到聊天伙伴的非语言的面部表情这种缺陷,在网上聊天时经常使用这样一些“情绪符号”。

还有一些表达情感的缩略词源自漫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比如*freu*(开心),*heul*(哭叫)或*knuddel*(心乱);句子结尾的*g*是“grins”或“grin”的一般意思,即“笑得合不拢嘴”。(Storrer,2001)当然,确实在网上与同伴交流思想时,使用这些情绪符号才是有意义的。这些情绪符号能起到与面部表情一样的作用吗?个人独有的表情只有在社会情境下才能显露瞬间的情感吗?

情感表达的社会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或听到有人独自一人大笑或大声叫骂,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注视他,可能会觉得这个人的行为非常怪异。这种反应难道就表示一个人开心的时候没有权利独自发笑,或者,心中有怨气的时候就不能表达吗?难道表情不是经常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吗?迹象表明,事实并非如此。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有人调查了22名金牌得主在整个颁奖阶段的心情。这些运动员都说,自己在整个颁奖阶段都觉得非常开心。但是,他们在等待颁发金牌的时候,看着升国旗,听着奏国歌,却很少笑容。他们只是在接受表彰或者与公众见面时,才展露笑容。(Fernández‐Dols  &  Ruiz‐Belda,1995)

还有一些研究证明,只有别人在场并注视自己的时候才会表露自己的感情。保龄球爱好者一掷成功以后,首先不是微笑;一般来说,他们只有在转身看到自己的朋友时,才会会心地一笑。(Kraut  &  Johnson,1979;Ruiz‐Belda  et  al,2003)孩子也是这样。有人发现,妈妈在旁边的时候,10个月大的婴儿玩得很开心。他们只要看到自己的母亲,往往就会笑。(Jones  et  al,1991)


插图9.14 一个人的表情不一定是感情体验的表达。金牌得主站在领奖台上时,肯定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但是,除了在颁发奖牌和与公众见面时,他们的表情通常都非常严肃。比如米亚·哈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

启动自我体验

您下次逛商场时,可以观察其他顾客在什么情况下会笑。是在下列情况下会笑吗?

——明显独自在商场;

——告诉熟人或朋友什么事情;

——听到熟人或朋友告诉他们什么事情。

如果商场里的顾客的行为像罗伯特·普罗文所研究的一样,那么,他们发笑,主要是因为与朋友和熟人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下,他们尤其会笑,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想对别人说些什么。普罗文认为,笑实际上是友谊和关系亲密的表示。(Provine,2000)

因此,人们通常不会旁若无人,脸部长时间没有表情。在家里,即使心情非常愉快,也很少笑,除非旁边有其他人。因而情感表达具有明显的交流功能,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同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

但是,可以因此认为始终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表情吗?人们必须学会这种暗示,或者必须掌握在各种文化背景下都能保证相互理解的遗传程序吗?



9.4.2 情感表达的生物学的和经验的前提


达尔文和动物的情感体验  。1872年,查理·达尔文撰写了《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他在书中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情感差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没有质的差别。他解释说:“低等动物明显同人类一样能够体验到快乐和痛苦,幸福和悲伤。”当然,达尔文也认识到自己这一认识的局限性,这一认识在经验层面用于动物确实是行不通的,因为他断言:“谁能说出一头母牛在照料垂死的小牛并看到它很紧张的时候的感受呢?”今天,有些心理学家与达尔文一样坚信,感情是进化的产物。(Tooby  &Cosmides,2000)

查理·达尔文说,动物早就有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动物露出牙齿,就表示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准备去吃掉对方。达尔文指出,人类也能够通过“露齿”表达自己的愤怒。达尔文确信,感情的肢体表达方式流传很广,所以具有遗传的基础,而不是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达尔文认为,早在没有文字语言的时候,感情表达是相互理解的工具,比如,在打猎、抵御侵略或者挖凿洞穴的时候,否则怎么能进行合作呢?

基因影响通过面部表情表达感情的方式  。将近过了100年,达尔文所断言的联系才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Euler,2000)感情表达真的有遗传基础吗?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证明这一点。卡罗尔·伊萨德和同事们调查了一些非常幼小的孩子,从而发现,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传递让照料他的人大吃一惊的感情。(Izard  et  al,1980)甚至在九周大的时候,婴儿就能通过表情向父母表达喜怒哀乐。(Izard  et  al,1995)甚至连先天失明的婴儿,虽然看不到别人的脸部表情,却也能向别人表达喜悦和愤怒这样的感情。(Goodenough,1932;Eibl‐Eibesfeld,1973)刚刚成年的先天失明的盲人也是这样,他们能同视力正常的人一样,向别人传递各种情感。(Galati  et  al,1997)当然,研究人员可以解释这些脸部表情,但不能像解释视力正常的人的感情那样,解释盲人这些感情隐含的意思(欢乐除外)。难道经验在个人的感情表达方面也起某种作用吗?

感情表达也是学习体验的结果  。如果感情表达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在这方面就不会有文化之间的差异。事实果真如此吗?亚洲的婴儿同欧洲的婴儿一样表达自己的感情吗?琳达·卡姆拉斯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她调查了11个月大的中国婴儿、日本婴儿和欧裔美国婴儿,发现中国婴儿表达喜怒哀乐时较之其他两组婴儿,比较克制。(Camras  et  al,1998)九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先天失明,没有任何视觉体验,因而用表情表达情感的方式明显不如视力正常的婴儿。(Tr9ster  &  Brambring,1992)。这一结论表明感情表达也需要学习。最后,鉴于经验的影响,还发现,经常看电视的孩子也是感情表达的出色评判者,“他们也许是因为从电视中看到了太多的非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Feldman  et  al,1996)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他人的观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有前因后果的。这种前因后果难道也不能对阐释产生一点影响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人看了一张带有面部表情的照片,大多数看过这张照片的人比如都认为是恐惧的表情。但是,如果告诉他们,这张照片实际上表达的是愤怒,那么他们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很多看过照片的人接着会说,他们看到的照片表现的是愤怒情绪,不能说是恐惧。(Car‐roll  &  Russell,1996)在所有的文化中,人们在表达元情感时虽然大同小异,但都不是十分明晰,因此环境刺激还对情绪的解读产生影响。这个结论能给人什么启示呢?(Hejmadi  et  al,2000)

遗传因素和经验共同作用于情感的表达  。希拉里·艾尔芬拜因和纳里尼·安贝迪分析了对来自42个国家的22148个测试对象的情感认知所作的79项研究的成果,在这个广阔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世界各地的人都能通过对面部表情的解读发现元情感。(Elfenbein  &  Ambady,2002)他们两人还能比别人更快地识别某些情绪。当然,一个人的情绪不仅可以从他的表情,而且可以从他的声音和手势中解读出来。一个人心情愉快,就会清楚地表现在他的脸上,而声音则不会这么明显地表现这种喜悦情绪。愤怒的时候则相反,愤怒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而不是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非常有意思的是,总的说来,人们能够较快地发现一个人的愤怒情绪,因为这样的人可能会制造危险,而发现愉快的情绪、即没有威胁的情绪,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另见第424页)

艾尔芬拜因和安贝迪的研究成果还证明了经验的影响,因为他们发现,观察者在判断同一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人,即观察那些他们经常与之打交道的人时会比较准确。因此在元情感方面也表明,遗传的影响也离不开人们在同本民族文化以及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往时所积累的经验。一般说来,人们都具备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对各种文化的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相比,更能从别人的表情中发现其情绪。(Lepp-nen  &  Hiet‐anen,2001)



9.4.3 所表达的情感对旁观者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中表达情感,只有在受众懂得解释表达者的非语言信息时,才有意义。达尔文就是以这种相互理解为出发点的,因为当一个愤怒的攻击者“咬牙切齿”的时候,可能的受害者只有正确理解他所表达的情绪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逃跑或抵抗),才可能免遭劫难。这种从确切解读他人情绪的过程中积累的自救本能早在幼年时期就有表现。很多以解读表情和手势为目的的过程,对于成年人来说是自动发生的,因而发生得非常迅速:他们能够很快发现,一个微笑的人是幸福和满足的。(Fiske  &Taylor,1991)因为资源有限,人们的认知过程在设想社会现实的时候也非常节约。(Fiske,1993)

母亲表达的情感对婴儿的影响  。无论在德国、希腊、美国还是在南太平洋,世界各地所有的父母所表达的情感都能对婴儿的情绪产生影响。心情愉悦的父母通常都能让子女几岁时就养成情感愉悦的习惯。他们愉快的情绪会感染婴儿,因为他们相应地向婴儿表达了自己的情绪。(Keating,2001)将12个月大的婴儿放在一块,他们可以爬到自己母亲身边的玻璃板上;当然,他们必须爬过一个有一定深度,但不会吓着他们的坑。他们敢于爬完这段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安的路吗?母亲们在有些情况下会表现出愉快和给以鼓励的表情,而在有些情况下则表现出害怕。一个一岁大的孩子在行为方面会受母亲表现出来的情绪的影响吗?研究证明,74%的小孩子愿意跨过这个似乎很小的坑,爬向他们的母亲,而只要母亲表现出害怕,孩子就不敢往前爬。(Sorce  et  al,1985)“阅读”他人的情绪,以此得到自己采取什么行为的提示(英语:social  referencing),这种能力孩子在一岁时就已经具备了。婴儿早在三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只要表现出惊讶,他们就会显得紧张。(Tronick,1989)一岁大的孩子摔倒以后,一般都是先看爸爸妈妈的反应,由此决定笑还是哭。(Walden  &  Ogan,1988)孩子还没有经验,还不能在周围随心所欲地活动,因此他们必须学会识别母亲的表情,以便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当然,成年人已经具备很好的“接收器官”,能够根据别人的表情知道他们的情绪。

给予微妙的提示性刺激也可以读出情绪  。如插图4.18(见第188页)所示,将小灯固定在面部的不同位置,就能看到面部表情的各种变化,特别是在黑暗中。观察者接着就能通过灯的移动看到面部表情。(Bassili,1978)同时还表明,面部各个不同的部位比其他部位能更好地表达某些感情。(Bassili,1979)



9.4.4 在社会状况下表达情感的规则


文化方面的表达规则  。以个人主义为取向和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将感情同什么信念结合在一起。(Mesquita,2001)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个体是发自内心地“宣泄”感情。(比如,“卡特琳生气了。”)反之,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反映的是客观现实性,人们认为自己是“属于”社会的。(比如,“我们生气了”。)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通过感情互相联系,而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突出的是个人的特殊性。这种文化差异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表达感情的规则。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更为开放、更为持久地表达感情,而诸如日本人就喜欢在他人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Triandis,1994)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表达感情,比如表达同情、礼让和难为情等,要比德国人和美国人明显得多,相反,亚洲人很少表达负面的和自我表扬的情感,无非是敷衍了事,否则就会影响在紧密交织的社会网络中的集体感情。(Markus  &  Kitayama,1991;Matsumoto  et  al,1988;Schereret  al,1988)在别人面前不得不经常隐瞒的感情,显然是很难发现的。尽管如此,人们还要对他人作出适当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培养更加敏感的感情感知能力。很明显,相应的学习过程很早就开始了,因为早在小学阶段,中国的孩子就比澳大利亚的同龄孩子更为明显地表露出元情感。(Markham  &  Wang,1996)

在一种文化中,需要表现哪种情感,它们在某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表达,以及哪些情感不宜在人前表露,都取决于各自的情感表达规则。(Ek‐man  et  al,1987)比如,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一个人死了,他的亲戚朋友显得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相信,人死之后就是摆脱了人世间的痛苦,在彼岸世界幸福地获得新生。相反,在基督教主宰的西方文化中,人们在葬礼上要表现得痛不欲生。他们这样表达悲痛之情就是告诉别人自己的生活状况。此外,有时观察者不顾自己的文化方面的表达规则,比如,在痛不欲生的人面前,不合事宜地讲笑话。表达规则还决定人们对味觉和嗅觉的反应。比如,有些菜肴会使大多数中国人感到兴奋,却会使很多欧洲人感到恶心。比如,一个欧洲客人想要通过自己的脸部表情告诉自己的中国朋友,对不起,不要过于盛情地请我吃桌上的饭菜,主人是否能够理解这一点,只能取决于他是否能多少知道一点根深蒂固的情感表达规则。

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规则同样也决定所表达的情感的强度。在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国家中,人们脸部表达悲伤的表情要比中欧国家的人们强烈得多。相反,英国人的情感总的来说很少外露,人们称之为英国式的“含蓄”(understatement)。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情感表达规则,根据这种规则,在父母亲表现出兴奋、激动或震惊的场合,年轻人表露自己的情感是不相宜的。在相应的场合,年轻人必须保持“克制”(cool),以便给人一种印象,他们是完全能够控制和压抑自己的情感的。在通常情况下,不同性别的人也不能遵循同样的情感表达规则。(见第446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规则是潜在冲突的根源  。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聚会时,由于存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而相互之间又都不了解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有可能发生冲突。比如,在通常情况下,美国人往往比德国人会笑。这两个国家的人对于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不该笑,有明显不同的看法。他们之间不同的学习经历可能导致相互误解。比如,进行商务谈判之后,美国人经常认为,德国的谈判对手冷漠而保守,而德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表面上笑容满面,真实的情感却深藏不露。(Hall  &Hall,1990)日本人也用满面笑容来掩饰不快的情感。下面这件事情就可以证明,从中也可能产生误解:

在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学生学习东道国语言的课堂上,发生了这样的冲突:在一次讨论中,一名阿拉伯学生正在介绍自己祖国的传统。他在介绍中的一个细节让一个日本学生觉得不愉快,这个日本学生作出了一个典型的日本式反应:微笑。阿拉伯人看到这种表情后质问日本人,阿拉伯的习俗难道有这么好笑吗。被质问的日本人此时不仅感到不愉快,而且明显感到受了侮辱。但是,他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笑容满面。不过此时他为了掩饰自己的屈辱感——真是他的不幸——只能假笑了。阿拉伯人也同样感到受了侮辱,于是他走向日本人,怒不可遏地揍日本人,直到老师劝阻才住手。(Tavris,1989)

这个阿拉伯学生显然认为,这种微笑始终是一种讨厌的感情流露。这种理解也是达尔文和艾克曼得出的结论。当然还有其他的观点:微笑需要有某种社会环境,而且在这种环境存在某种诱因。比如,人们微笑,是想向同伴传递某种讯息。因此,在打招呼时展露的笑脸不一定表示这个人真的心情愉快,而是告诉对方:“我很友好”,或者“我希望我们能彼此友好相处”。那个阿拉伯学生显然不了解感情表达的社会功能。日本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同学可笑才笑,而是因为他想把自己祖国的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理解的信息告诉在场的同学。一个观察者通常如何才能知道某种肢体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呢?他可以从情感的表达规则中得到答案。那个阿拉伯人肯定不了解日本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规则。信息框9.4将介绍一个悲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两位政治家都以自己的情感表达规则为取向,却都不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信息框9.5

政治家轻视不同文化的表达规则会引发战争吗?1991年1月9日,为避免因伊拉克占领科威特而爆发战争作最后的努力(“争取最后的和平机会”),伊拉克外交部长和美国国务卿在日内瓦举行会谈。陪同阿齐兹参加会谈的是萨达姆·侯赛因的同母异父兄弟。贝克试图说服他的阿拉伯谈判对手,只有萨达姆·侯赛因下令立刻从邻国撤军,美国才不会进攻伊拉克。


插图9.15 1991年,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和伊拉克外交部长塔利克·阿齐兹举行会谈,以避免因萨达姆·侯赛因下令突袭科威特而爆发战争作最后的努力。

根据文化人类学家哈里·特里安迪斯的描述,此次会谈的关键时刻是这样发生的:贝克向阿齐兹声明说:“如果你们不采取行动,我们就要向你们发动进攻!”(Harry  Triandis,1994)美国国务卿说这样的话,就是以所有西方特色的外交官都能理解和运用的表达规则为取向:简单、清晰、镇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贝克没有对自己的谈判对手大声叫嚷,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指手画脚。相反,萨达姆兄弟的表现则完全像一个典型的伊拉克人。他特别注意贝克的肢体语言,他以阿拉伯的表达规则为取向,表达正常的交往形式。谈判结束后,萨达姆的兄弟立即打电话,根据自己的印象将美国政府所持的立场告诉独裁者:“贝克根本没有发火。”他还说,美国人只想会谈,并没有准备发动进攻。根据这一点,萨达姆就指示他的外交部长,继续保持强硬态度,不作任何让步。美国外交官和阿拉伯外交官之间产生的误解导致爆发了一场可怕的战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这场战争。

有些政治观察家推测,萨达姆·侯赛因并没有听信特里安迪斯的描述,反而认为美国人为了解放科威特而极有可能发动进攻。但是,这位独裁者估计美军只会动用比较弱小的武装部队,而且这支部队及其装备必须经过远距离运送。萨达姆认为,他的由12万士兵组成的共和国卫队能够迅速击败这些敌人。伊拉克统治者据说毫不怀疑,华盛顿在遭到军事失败之后,就会承认自己对科威特的占领。当然,同样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萨达姆·侯赛因由于贝克的外交表演而低估了美国人的决心。

男女不同的表达规则  。与男性相比,一方面,女性喜欢比较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Ross  &  Mirowsky,1984);另一方面,她们也愿意在公共场合向别人表达害怕、悲痛或者孤独等负面情感。(Cherulnik,1979;Hacker,1981)哭泣被视为“不大气”(Vingerhoets  et  al,2000)。男人的“不大气”的情感至多只能同自己所爱的女性倾诉,而不会向同性朋友倾诉。总之,男人在同女朋友或妻子的亲密谈话中会叙述自己的强大,而不会叙述自己的忧愁和软弱。(Peplau,1983)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但是女性更容易同自己信任的人谈论自己的孤独。(Borys  &  Perlman,1985)由于共同决定这些行为的规则不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所以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掩饰情感的表达规则  。归根结底,表达规则还要求通过表达其他的情感来“掩饰”某些情感。比如,给美国和日本的测试对象放映诸如截肢或其他外科手术这类带有恐怖情节的影片,同时悄悄拍下这些观众的脸部表情。如果日本人和美国人单独看这样的影片,那么,他们的表情相同:对影片描述的情境感到厌恶和恶心。但是,如果在放映现场有一位科学家,那么,日本人就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代之以微笑,因为他们遵循的表达规则是:有权威在场时,不能表露任何负面的情绪,以免冒犯权威。在这方面,日本人明显会情感表演。

情感表演  。尽管非常讨厌一个人,但出于礼貌往往还要对他笑脸相迎。如果一个人必须表达自己实际上根本没有感受到的情感,而且要向别人表达出与现实情境相适应的情感,这就是情感表演。(Hochschild,2003)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估计他们在直接接触顾客的时候都能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比如,空中小姐对乘客必须友好,即使这个乘客举止傲慢,态度蛮横;人们对教师、护理人员、警察和售货员也提出同样的要求。(Zapf  et  al,1999;2003)比如,护士面对可怕的死人场面必须保持镇静。(Strauss  et  al,1980)在国际对话或商务谈判中,人们接触很多,这些人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可能相互反感。但是理性要求,要想取得积极的结果,就要“逆来顺受”。这样“伪装”情感或者掩饰真正的情感难道就不会被对方发现吗?


插图9.16 微笑是对客人热情周到的表示,是很多服务行业的雇员的职责,即使与实际的内心感受不合拍,也必须装模作样。



9.4.5 “伪装”情感的可能性


出于私利伪装情感  。日本人是因为相应的文化背景下的表达规则,出于礼貌掩饰某些情感,而骗人的把戏则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基础。罪犯想方设法给法官留下无辜的印象。唯利是图的商人使出浑身解数,“力劝”顾客买下价高质次的商品。有些人显然比另一些人更能表演这种欺骗的把戏。比如保尔·艾克曼证明,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出色的表演者”,“他毫不费力就能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伪装负面的情感”。(PaulEkman,2001)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拜访英国首相张伯伦,并向他保证,无论如何要避免战争的爆发,而这时德国军队已经开始准备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由于两位政府首脑是通过翻译进行会谈的,所以张伯伦不可能注意希特勒的语言表达,而这些表达也许已经表明他在说谎。

观察家发现伪装的情感  。在社会交往中,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估计他人传达的信息中的真实内容,虽然后果不会总像那些通常擅长伪装情感的独裁者们造成的后果那么严重。但是,通过仔细的观察也不能看穿别人的“假面具”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深信,在这方面,再高明的表演也会露出破绽,因为他断定:“只要有眼睛看、有耳朵听的人,就能相信尘世的人不能掩藏任何秘密。即使嘴上不说,手指尖也会说;每一个毛孔都会泄露他的秘密。”(Freud,1905)

例子


插图9.17 阿道夫·希特勒被视为伪装情感的高手。可能因为这一“天赋”,他成功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意图,骗过了其他人,其中包括英国首相张伯伦。

一个游客的箱子里装满了走私品,他却对海关官员说,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报关,他会怎么样呢?在这种或类似的情况下,一个人能伪装吗?对机场安检的调查表明,不管是训练有素的海关官员,还是一般的观察家,除了偶然发生的机会,都不能鉴别旅客是否夹带了走私品。(Kraut  &  Poe,1980)即使为了更有效地甄别谎言进行特别的训练,收效也微乎其微。(Kassin  &  Fong,1999)

但是,既然大部分人真的都无法在别人面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就可以发问,人们的真实情感是由于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暴露出来的呢?如果想透过表面现象洞察一个人,那应该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

保尔·艾克曼和华莱士·弗里森给女大学生放映上述带有恐怖情节(见第446页)的影片。这一次,实验者在放映结束后面向测试对象,调查他们看到的影片内容。(Ekman  &  Friesen,1974)在调查中,邀请其中几位女大学生进行伪装,假装她们刚才看到了美不可言的情节。在调查过程中,拍摄下了她们所有的举止。然后,向观众放映这些画面(无声的),让他们说出,哪些女大学生说的是实话,哪些是在受命装模作样。事实上,大多数观察家都能发现,哪些女大学生在说实话,哪些在装模作样。而艾克曼和弗里森感兴趣的只是,扮演者的哪些肢体语言暴露了自己的秘密。有些观察者是从脸部表情,有些观察家则是从体态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肢体的各部分都以同样的方式传达真情吗?略加判断就能否定这个问题。脸部表情提供的讯息明显少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一结果让人意外,因为艾克曼认为,人的脸部表情无疑比身体的其他部位更能表达情感。(Ekman,1980)他认为,在相应的肌肉活动的帮助下,脸部表情毕竟可以表达大约7000种不同的表情。如果不信自己的一般印象,而是相信特别精确的测试,那么从脸部表情还可以发现什么呢?不久以后,艾克曼再次从档案中提取了那些看过带有恐怖情节的影片的女大学生的表情录像。(Ekman,Friesen  &  O’Sullivan,1988)在她们伪装的笑容背后,难道还有暴露的暗示吗?艾克曼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女大学生们虽然在真实地微笑,同样在假装回答,但她们微笑的方式有细微的差别,只要仔细对照插图9.18的图片,就可以发现这些差别。

插图9.18左上图是唯一表现真实微笑的图片。在其他图片上,测试对象都力图装出愉快的样子,虽然她们在回答关于这部内容让人恶心的电影的问题。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她们的笑容还含有其他的情感。在右上和左下的图片中,嘴唇都略微上翘,暗示厌恶的情感。在右下的图片中,双唇紧闭,表现悲伤的情感。艾克曼的例子表明,“伪装”情感的人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这一发现是在利用了电流图的实验方法以后取得的。


插图9.18 不同条件下的笑容。哪些笑容是情感的真实反映?

出于礼貌隐藏真实情感  。艾克曼的测试对象也许要问,为什么让她们向别人作假说,在影片中看到了妙不可言的情节,而这些情节真的非常恐怖。毕竟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也没有什么理由这样伪造自己的印象。如果人们不想为了礼貌而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会遇到其他一些完全不同的情况。收到一件小礼物,自己并不喜欢,但是却不能向赠送人表露这种情感;有人家请客,饭菜并不可口,但不能给主人留下自己不喜欢的感觉。

人们能够同样很好地向别人掩饰自己对饭菜的不喜欢吗?托马斯·吉洛维奇致力于回答这一问题。他让测试对象尝尝并不太好吃的东西,同时要求他们,不要说出真实的体验。测试对象的努力掩饰能成功吗?测试对象相信,观察者会发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事实并非如此。测试对象屈服于“被看透的幻觉”(英语:illusion  of  transparency):他们以为,自己的私人想法和情感比实际情况更容易被他人看穿。(Gilovich  et  al,1998)研究人员不用特别的仪器,就能发现测试对象的伪装。使用特殊的技术设备能够更容易发现伪装吗?

使用电流图测量不同的情感体验下肌肉的本能活动  。为了掌握肌肉的本能活动及其同情感的联系,很多研究人员采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即采用电流图。将针(电极)插入面部肌肉的各个部位。然后请测试对象看诸如能够引起积极和消极情感的图片。由肌肉中的面部神经引起的活动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这种方法,比如可以发现,愉快和好奇等正面情感能增强面颊肌肉的活动,而生气、焦虑和恐惧等情感能刺激额头和眼睑的肌肉的活动。(Dimberg,1990;Tassinary  &  Cacioppo,1992)使用电流图还可以证明,在肌肉活动的层面上,真实的微笑和伪装的微笑之间是可以明确区分的。

两种不同笑容之间的区别  。保尔·艾克曼发现,一个人遇到到真正开心的事情时,就会双颊上扬,露出微笑,以致眼睛周围的皮肤起褶。相反,尽管人们根本没有这个兴趣,还要让他们进行情感表演,让他们想法微笑,但是面颊肌肉不会上扬至眼睛周边,而其他肌肉同时则会使嘴唇斜着向上。(Ekman  &  Davidson,1993)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在假装微笑时也能使眼睛周围的肌肉一起活动,因此,只要仔细观察,就能识别大多数人的伪装的情感。(Frank  et  al,1993)莎士比亚显然早已认识到,有些人非常善于伪装,因为他在话剧《亨利四世》第3幕第2场中让格罗斯特公爵说:

我还可以笑,笑着杀人,

向深深伤害我的东西大喊“好”,

脸颊遍布着被迫的泪水,

我的脸能够适应各种情况。

人们又将真实的微笑称作“杜胥内笑容”,因为法国人杜胥内·德波洛涅是第一个对上述两种微笑加以描述的科学家。当然,不只是面部表情透露人的情感,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被视为“情感的窗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