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9.3 主观幸福感:特征和产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学家几乎只研究“负面”感情,即研究恐惧、愤怒或者悲伤的感觉。造成这种片面性,临床心理学家的活动至少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本来就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来进行咨询和治疗,希望克服悲伤,在恐惧中生活得更好,或者希望在心理学的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消除对于夫妻关系中的不良感受。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这种情感,以便在提供咨询和治疗时能够有的放矢。

但是,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能比原来更幸福。人们只要感到幸福和满足,就会体验到这个世界的安全(John‐son  &  Tversky,1983),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更少(Isen  &  Means,1983);关心同胞,帮助需要帮助的同胞的意愿就会更高:“心气顺了,就会乐善好施。”(Salovey,1990)今天,很多情感研究者已经不再说“幸福”和“满足”,而是说“主观幸福感”。(英语:subjective  well‐being,Diener,2000)如何解释人们在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彼此差异呢?下面首先回答什么是主观幸福感,然后再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主观幸福感的特征  。为了将主观幸福感,即对自己生活的满足感纳入研究的范围,我们必须能够把握主观幸福感。我们首先应当怎么做呢?我们提出相应的问题或使用规范的方法,比如采用发放“生活目标和生活满足感的问卷”(Kraak  &  Nord‐Rüdiger,1989)。“人们越是相信自己的愉快的时候多,不愉快的时候很少,越是从事有趣的活动,体验到的喜悦越是多于痛苦,对自己的生活越感到满足”(Diener,2000),那么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强。埃德·迪纳设计的简短问卷很简单,人们自己都可以轻松回答。(Diener,Emmons  et  al,1985;Pavot  &  Diener,1993)

启动自我体验

请注意下列五种说法,然后说明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反对这些说法。请使用下表中从“非常同意”到“坚决反对”的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

坚决反对  (1)    勉强同意  (5)

反对  (2)    同意  (6)

勉强反对  (3)    非常同意  (7)

既不反对也不同意(4)

五种说法:

1.我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接近理想。    ( )

2.我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    ( )

3.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 )

4.现在,我已经实现了我觉得重要的一切。    ( )

5.如果让我重活一次,我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 )

请计算您的总分,参考下表得出您的结果。

这个问卷只包括测试对象的主观陈述,强调的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幸福或不幸的个人看法。幸福仅仅是一般的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方面。此外,在一般的生活满意度方面,如果积极感受多于消极感受,才能认为存在主观幸福感。那么,产生主观幸福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9.3.1 主观幸福感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从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的交往可以知道,人们彼此在满意度方面的相差很大。有些差异一目了然,比如有些人感觉非常幸福,而另一些人却总是怨天尤人。那么如何解释主观幸福方面的这些差别呢?在探索产生这些差异的条件过程中,没有发现主观幸福感同年龄、性别和智力等方面有什么联系。(DeNeve  &  Cooper,1998;Diener  et  al,1999)但是,如果仔细地观察人性特征,并强调一个人是否发展社会关系,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那么,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人性特征

在实现和错失重要目标方面作出的不同解释。索尼亚·柳博米尔斯基和李·罗斯研究的课题是,人们在设法实现个人的重要目标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以后,作为幸运的人或不幸的人,对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Lyubomirsky  &  Ross,1999)柳博米尔斯基和罗斯发现,“幸运”的人会对所达到的目标的吸引力加以提升,而“不幸”的人对所达到的目标的吸引力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加以贬低。那么,这两组人要是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又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在这种情况下,“幸运”的人会大大贬低原本渴求达到的目标,而“不幸”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那么该怎么解释这些不同的反应呢?柳博米尔斯基和罗斯就自己的结论解释说,“幸运”的人总是以为自己的命运是最好的:他们实现目标,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最有吸引力的目标,相反,他们没有实现目标,是因为这个目标显然不值得追求。“不幸”的人的想法则是另一种样子。看样子他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只有不尽人意的选择,对他们而言,实现目标与否,在生活质量方面不会产生太大的差异。幸运的人是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他们自得其乐,由此“维护,甚至拔高自己的满意度和积极的观点”。(Lyubomirsky,2001)一个人有机会生活得幸福,但这种机会显然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自我创造的结果。“幸福不是人们可遇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的”(Csikszentmi‐halyi,1999),正像谚语所说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当然,并不能把这句谚语理解为所有人都有同等良好的条件,去“创造自己的幸福”。希克森特米哈伊里自己知道,他提出的如何变得幸福的建议是很难被人接受的,因为社会上有许多人出于一己私利,鼓励尽可能多的人购买名贵的汽车、名贵的饮品、名贵的钟表以及参加豪华旅游,以提升自己的身份,从而变得幸福,尽管事实上往往适得其反。

幸福是一般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满意度的鲜明程度,主观幸福感,是大多数人的非常稳定的个性特征。有些人如果对以往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和幸福,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估计也会感到幸福和满意,反之亦然。(deNeve  &  Cooper,1998;Dener  et  al,1999)此外,在一个生活领域(比如家庭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满意的人,在其他领域(比如职业领域)中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因此可以认为,只要不遇到特别重大的意外情况,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人们感到幸福或不幸的前提。即使遇到重大事件,也只是在短时间内会改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如果问人们,什么样的事件会长期改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那么他们往往会回答说,结婚、婚姻关系的破裂、调换新的职业或长期住院。(Gilbert  et  al,1998)但是正如前面已经介绍的,对这种预言的测试表明,对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估计过高(见第415页),因为事实上这类生活事件对人们心情的影响大约只有三个月。(Suh  et  al,1996)主观幸福感的鲜明程度在长期的生活中,而且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都显得相当稳定,这又如何解释呢?这方面可能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遗传条件是感到幸福与满意的决定性因素  。一项有2000多对双胞胎参与的实验表明,双胞胎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在主观幸福感的程度方面也非常一致:要么都非常幸福,要么都非常一般,要么都非常不幸。(Lykken  &  Tellegen,1996)有些人天生就心情愉快、从不怨天尤人,这种心情就为他们感到幸福和满意创造了良好的前提,而他们具有这样的心情,与别人也就能够很好地相处,反过来又会使他们更加乐观。

社会关系的影响

夫妻关系稳固的人主观更幸福  。主观幸福感的程度同婚姻状况有关。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所作的研究表明,一般来说,结了婚的人比没有结婚的人感到更加幸福和满意(Diener  et  al,2000),男女都一样。而且结了婚的人比没有结婚的人总的来说更加健康,经济上也更有保障。(Stack  &Eshleman,1998)当然,婚姻一旦出现矛盾,就会造成消极的后果,首先是健康方面的消极后果,特别是女性。(Kiecolt‐Glaser  &  Newton,2001)总的说来,如果双方只是同居而没有结婚,那么主观幸福感就不太明显。对于个中原因的解释目前还不够明确,因为有幸福感和满意感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伴侣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很多事情说明,稳定的夫妻关系可以使人更好地处理和容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社会的支持和个人的乐观  。人并非生活在孤岛上,作为社会生物还需要他人。特别是在遇到生活困难时,他人可以提供社会支持;许多的研究明确表明,社会的支持可以产生治疗效果,也就是说,可以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和普遍幸福。(Cohen  et  al,2000;Schuch,1990;Uchino  et  al,1996)因此,人们的幸福感还取决于自己主观上是否想到,在需要的时候他人会而且能够倾听和帮助自己。(Myers,2000a)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比如在中国,现有的社会支持甚至比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更能使人感到幸福。(Lu,1999;Lu  et  al,1997)



9.3.2 富裕和主观幸福感


穷国和富国的比较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富裕程度并非都是一样的,有非常富裕的国家,也有非常贫穷的国家。很容易联想到,人们生活的国家越富裕,人们就感到越满意。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穷国和富国的人是否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看法,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回答这个问题。罗纳德·英格尔哈特考察了43个国家的居民的收入情况和他们所说的富裕之间的联系。(Inglehart,1997)他很快发现了这样的联系:所考察的19个最富裕国家的人可以说是比较幸福的,而生活在最贫穷国家的人表示不太满意。可见,比较富裕的国家的人感到幸福的比例明显高于贫困国家。(Diener,2000)比如,斯堪地纳维亚地区的人和瑞典人平均都非常富裕和满意,而穷困国家的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居住条件也非常差。当然,如果只比较人均社会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的国家,那么就不会发现满意度和国民富裕程度之间的联系了。爱尔兰人在接受调查时——因为他们的收入比较高——满意度平均高于保加利亚人;但同时,在80年代,爱尔兰人表现出来的生活满意度通常高于富裕程度比他们高两倍的德国人。(Inglehart,1990)

富国居民的富裕程度和满意度  。一个反复得到验证的结论表明,在迄今调查的几乎所有富裕国家的富人认为自己的满意度只略高于穷人。(My‐ers,2000a)这一结论也许要归因于富裕国家能为所有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比如,这些国家通过开办学校,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交通设施;住房都有上下水设备;有医院;有健全的司法体系,等等。在这样的国家,比较富裕的人为什么并不比贫困的人感到更满意呢?问题在于,如一句名言所说的,金钱真的能使人幸福吗?信息框9.2就探讨这个问题。


插图9.11 如果将穷国与富国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富裕程度和满意度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收入非常低,以致不能解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人,就感觉非常不满意;如果社会总产值超过临界值,平均收入的多少就不能反映满意度的高低了。

信息框9.3

金钱能使人幸福吗  ?

财富的有据可查的积极结果  。拥有很多钱的人,就可以轻易达到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目标。根据埃德·迪纳和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的归纳,在这个世界上,收入较高的人群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他们的寿命比较长;

——他们儿童夭折率比较低;

——他们成为刑事犯罪的牺牲品的机会比较少;

——他们的生活遭受厄运打击的可能性比较小;

——他们的孩子很少辍学。(Diener&Biswas‐Diener,2002)

如果单看这些正面特征,人们应该会认为,较富裕的人与较穷的人相比更幸福。事实果真如此吗?

彩票中大奖后的满意度  。每周都有数百万的人企图通过买彩票中“大彩”。他们希望购买彩票的支出总有一天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大奖得主的余生真的会因此而幸福,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从此享尽“荣华富贵”吗?我们对22名彩票大奖得主的生活满意度作了调查,他们分别中了50000-1000000美元的大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说,最初对这种“天赐的钱财”感到非常幸福,但他们的满意度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有所改变;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不像以前那么乐于参加诸如购物、读书会和朋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了;(Brickman  et  al,1978)有人还与原来亲朋好友闹了矛盾,因为这些亲朋好友要求分享这笔天赐的钱财。因此可以认为,至少有些人并没有因为中大奖而长期感到原本所期望的幸福。总之,大奖得主只在获得中奖通知后的短时间内感到高兴。(Brickman  et  al,1978)

收入提高后的满意度  。大多数人都不会将收入的提高视为中大奖的结果,而往往会视为工作积极的结果。初涉职场的人,收入定期提高,满意度肯定会越来越高。然而,一些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实际上挣得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比那些收入在同期内收入几乎不变的人感觉更满意。(Diener  et  al,1993)起初人们会因为“口袋鼓了”而高兴,而需求的增加同时又会使人贪得无厌。在工业国家,消费欲望的增长通常高于个人收入的增长。繁荣过后就是经济衰退,这是滋长不满情绪的温床,因为“人们的物质欲望膨胀容易,压缩就困难了”。(Diener  &  Biswas‐Diener,2002)

富豪的满意度  。埃德·迪纳及其同事曾经向《福布斯》杂志评选的美国最富的100个人书面调查他们的满意度。结果49个富豪作了回复,其中有五分之四的人同意这样的说法:金钱可以使人主观上感到幸福,也可以使人主观上感到不幸;他们说,这完全取决于怎么花钱。(Diener  et  al,1985)而有的调查对象则真的感到不满意。很明显,富豪们的幸福感只略高于美国人的平均水平。有些超级富豪甚至觉得不幸福,比如,其中一个调查对象说,他不记得什么时候真正感到幸福过;而另一位接受调查的女士认为,她的财富不可能消除因自己的孩子问题所体验的贫困。

越看重物质利益,主观上就越不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提高,并不会使国民的主观幸福感同步提高。这个结论表明,将自己的生活目标定于收入提高的人通常感到不满意,是不足为奇的。有人对41个国家的大学生作了调查,结果表明,越看重物质利益的人,满意度就越低。(Diener  &  Oishi,2000)相反,那些致力于发展个人关系、投身于社会工作的人,主观上明显表现得非常幸福。埃德·迪纳和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解释说:“过多地看重物质利益,结果会很糟糕,因为有些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即使一个人非常富裕,他也有可能得不到或享受不到的商品和服务。”(Diener  &  Biswas‐Diener,2002)

建议:撇开物质追求,设定生活目标  。金钱能使人幸福吗?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个问题作出否定的回答。如果他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即有了满意的住房、吃喝不愁、安全有了保障,那么,其他的物质利益也就不会再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了。钱越多,追求幸福的要求显然也会越高。在芝加哥,对不同收入的人作了调查,问他们每月挣多少钱才算满意。大多数人回答说,他们的收入应当大幅度提高:年收入少于30000美元的人,希望能提高到50000万,年收入达到10万美元的人认为挣到25万才能满足。(Csikszentmihalyi,1999)那么究竟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过上满意的生活呢?埃德·迪纳和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的回答说有。他们的答案是:回避贫困的生活条件,移居比较富裕的国家,选择一种不以物质富裕为内容的生活目标。(Diener  &  Biswas‐Die‐ner,2002)

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主观幸福感  。如果让一个生活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回答关于满意度这个问题,那么他在寻找答案的时候就会考虑不同于生活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观点。(Suh  et  al,1998)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主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取向。这种非常安逸的感觉通常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相反,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社会标准起比较大的作用;人们在作出判断的时候,还要考虑家人和朋友的幸福安康。这种不同的取向对日常生活中的决策也产生影响,比如婚姻和职业方面的满意度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生活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婚姻或职业感到满意,那么就会继续或保持。但是,他们一旦感到失望,就非常想改变现状;相反,生活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倾向于维持自己并不满意的婚姻,或继续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因为他们在作出决定时还要考虑他人和社会标准。因此,在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离婚率和职业变动的比率往往高于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因此,生活在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中的人,更强调自己的责任感,而不太强调个人的满意度。”(Diener,2000)



9.3.3 社会比较和主观幸福感


为什么金钱不能使人幸福?富人不一定,至少不是明显地比自己的同胞感到幸福,这一点该怎么解释呢?其中一个原因是,财富不是生来就有的,更确切地说,财富的多少只是比较而言的。人们要么拿自己同别人作比较(社会比较理论),要么拿自己的现状与自己过去作比较(适应水平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

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  。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别人比较的结果。进行这种比较并非只限于同自己周围的人,媒体广告和电视画面中的男男女女,都可能是比较的对象。当然,优先与哪些人进行比较,这对于个人的满意度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行社会比较的结果当然取决于人们是往上还是往下进行社会比较。

往上和往下进行社会比较,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程度  。莱德·惠勒和昆尼塔特·米亚科请几个大学生在两周时间内详细记录,他们在哪个时间段将考试成绩、能力、性格或者其他方面同他人进行比较,有什么感受。(Wheeler  &  Miyake,1992)结果表明,“往上比较”(同那些在各个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会产生消极情绪,而“往下比较”(同那些在各个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则会产生积极情绪。如果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那就必然会产生嫉妒心理,而同“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就会产生满足感。众所周知,主观影响对感觉过程起很大作用,这也同样适用于社会感觉。(见第456页及以下几页)因此,应当考虑到其他人其实根本不具备的优点。进行这样的社会比较,结果只会得出不利于自己的错误结论。法国哲人沙尔·孟德斯鸠(1689—1755)早就指出:“人们只是希望幸福,那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想比别人更加幸福,那就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确信,别人比我们更幸福。”

如果人们同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那容易得到满足。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索尼亚·柳博米尔斯基在研究中得以证明,满足的人与那些不满足的人比较,不太关注自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的东西。(Lyubomir‐sky,2001;Lyubomirsky  et  al,2001)当然,人们本身通常不会主动进行那些有利于自己满意度的比较。人们试图通过治疗影响他们的社会比较。鼓励患有轻度抑郁症的人阅读那些症状比他们严重得多的患者的记录,感觉就会好得多。(Gibbons,1986)

随着对社会比较过程的认识,还可以说明人们在职业生涯中收入提高了,而主观幸福感没有相应提高的原因。因为他们喜欢同那些收入水平与自己差不多甚至更高的人进行比较。(Gruder,1977)这就为产生嫉妒情绪提供了可能——这并不仅仅局限于职场。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0)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他发现:“乞丐不嫉妒百万富翁,却会嫉妒其他混得比较好的乞丐。”有可能消除这种嫉妒吗?罗素对此表示非常怀疑,因为他解释说:“单凭成功并不能消除嫉妒,因为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神话传说中,始终有比自己更加成功的人。”(Russel,1930)即使不精通历史的人,也会在每天的电视节目中看到,有些人拥有的东西,大多数观众是没有的。习惯看电视的人,经常受到刺激,对富人的生活方式赞叹不已,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己的物质欲望。(Schor,1998)


插图9.12 每天的电视节目定时向观众播放名流和富豪的生活场面。如果将他们的生活同自己作比较,那么,很多人就会产生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

人们不仅可以与别人进行比较,也可以与自己进行比较,即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对个人的满意度会产生哪些结果呢?

现在的幸福感同过去的经历相比

比较快地适应新的愉快或不愉快的经历  。上面已经指出,人们对于愉快的事情,比如中彩、收入增加和比较好的成绩,第一反应就是非常高兴(见第430页及以下1页);但是他们很快就会适应这种改善了的生活状况,然后就习以为常了,对于不久前还很新奇的事物也“无动于衷”了,不再视为特别兴奋或不舒服的理由了。可以想象,人们所遵循的标准是在自己以往的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利用这个标准是为了评价经历是否愉快。假如月收入——不管对个人来说是高还是低——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处于同一水平,那么,人们既不会感到特别苦恼,也不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会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收入状况无动于衷。如果有朝一日收入提高了,那么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高兴;但是评价的中心点事后就会慢慢移动,甚至不再把业已提高的收入视为收益。

遭受挫折的时候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形,而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中心点的移动可以帮助人们重新找回积极的幸福感。比如,如果人们患了重病,或者进了班房,那么,评价中心点就向下移动,使他们的糟糕情绪不会延续得像原来想象的那么久(见第414页及以下1页);因为适应一段时间后,他们会用新的视角看待这一事件。不过遇到悲剧性的生活事件,比如失去亲人,这时评价中心点的回归就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根本无法回归。(Frederick  &  Loewenstein,1999)但总的来说,可以认为,一个人一生中的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明显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性可以比作体重的标准值(见第367页及以下1页),它可能同一个人的秉性或其他个性特征有关。(Lykken,1999)

一个人遇到客观上积极的事件时,他的评价标准的中心点会不断向上移动,这一事实表明,人们在乏味的日常工作中希望不断发生新的积极的事件,以便使自己的满意度每次都能暂时回归。(Kahneman,1999)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状况客观上得以改善以后,中心点也会移动。昨天还被视为贵重物品的东西,比如,第一辆小型汽车、一台不大的黑白电视机、日常生火的煤炉,现在已被舒适的大型轿车、彩色电视机、自动调控的集中供暖设备所代替。昨天还让人感到非常满意的生活,今天只能让人们付诸一笑。因此,只有在现实经历的背景下才能体验到满意或不满意。

快速适应进不了人间天堂  。如果人们那么能适应生活中的好事,而且还想进一步提高原本已经很舒适的生活条件,那么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人是否能创造一个人间天堂,在那里可以永远感到满意。人的这种特性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富人们哪怕财富再多,也只是一时感到高兴。富人们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却未必比一个乞丐更幸福,因为乞丐对路人的慷慨施舍会感到欣喜万分。我们也许可以与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1838—1963)一起思考他在《纳尼亚传奇》的结尾所描述的那种可能性。他在书中说,在天国,人们会发现条件非常好,想要多少财富就有多少,而且还能不断增长。他在书中还说,在天堂的生活中,即使遇到开心的事情评价中心点也不会上移。路易斯认为,天国的生活是一个永不完结的故事,“在那里,每一章都比前一章更好”。



9.3.4 促进产生幸福感的条件


增长动机取代缺乏动机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几十年前就指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很多人往往感到不幸福,因为他们的动机是永不满足。(Maslow,1970)人们在这种匮乏动机的驱使下,很多人都希望拥有自己没有的物质财富。他们越是不断争取获得更多的、他们认为能为自己带来幸福的财富,实际上他们越是感到不满意。(Csikszentmihalyi,1999;Myers,2000b)因此,马斯洛提出了增长动机的价值观,按照这种价值观,人们不应专注于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是应当专注于使自己产生满足感的东西:自己有什么,自己是什么人,自己能够做什么。

抛弃恐惧和无聊:投身工作  。米哈伊·柴科金特米哈伊认为,工作能对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Csikszentmihalyi,1990)柴科金特米哈伊从马斯洛的研究中获得了重要启发。从而他问道,在怎样的条件下,人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完全没有时间概念,甚至忽略自我,忘记一切烦恼,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呢?柴科金特米哈伊将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某项工作称为流态(Flow)。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他采访了运动员、舞蹈演员、登山队员、艺术家、工人、国际象棋大师、外科医生、意大利阿尔卑斯山麓的农民以及其他很多人。他在采访中发现,在世界各地,各阶层的人都有流态的体验。他是这样强调这种现象的:“所谓流态就是一个行为接着一个行为,虽然遵循某种内在的逻辑,但似乎不需要行为者的任何干预。行为者所经历的仿佛是从这个瞬间统一‘流向’另一个瞬间的过程。同时,他是行为的主人,在自我和环境之间、动机和反应之间,或者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几乎浑然一体。”(Csik‐szentmihalyi,1975)

那么,在什么前提下才能体验到这种流态呢?柴科金特米哈伊认为,当人们全力以赴从事某项工作,而且这项工作又正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么,就可能出现这种状态。过于简单的任务会使人觉得无聊,而过于困难的任务又会使人产生恐惧。柴科金特米哈伊坚信,一个人——不管是医生、商场售货员还是面包师——只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在职业生涯和荣誉活动或业余活动中,都可以体验到流态。当然,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挣钱,而不是因为有兴趣去从事某项工作,业余爱好只是为了“消磨时间”,那么他就不会从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幸福。充满激情地去制作手工舰船模型,打理花园或弹奏乐器,比仅仅享受自己想象的舒适要觉得更加满足;与朋友进行高雅的谈话,要比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觉得更加幸福。个人的满意度也是社会交往是否满意的结果,因为情感体验是通过社会交往传递的。信息框9.3说明,可以证明,诸如满意度和幸福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还能延年益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