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3 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决于人物形象的观点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以提高关于人的行为及其产生条件的知识为己任。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有各种条件。也就是说,心理学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他们从人的天性出发表现什么形象、他们具有怎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在理解科学方面完全不一致,他们在研究中偏好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心理学家深信,在研究过程中应该限于那些可观察到的人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客观地把握感觉和思维等主观体验和“内心的”过程。有些心理学家主要关注生理过程,也就是说他们研究神经系统、腺体的功能和感觉器官的功能。而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把研究知觉、思维和感觉等视为最重要的任务。

人们的理论决定观点  。显然,把特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许多观点是以不同的知识兴趣,从而以各自形成的某种理论为基础的。而这些观点反过来又使一些方法显得比另一些方法更适用。就像人们看了一张漫游图、旅游图、经济图或者气候图就能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一样,各种观点在研究人的过程中增进了——总括地说——全面理解人及其行为的知识。下面介绍心理学的几种重要观点:



1.3.1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一个心理物理学家的早期激励  。最早按照科学要求从事人的研究的心理学家关注的是人产生思维和感觉的内在条件(结构主义者),但同时也关注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功能主义者)。他们想弄清楚,头脑是怎样构建(“构造”)的或者是怎样“发挥功能”的。这些先驱者中的许多人都是由一本书启发了自己的工作,这本书就是古斯塔夫·泰奥多尔·费希纳(1801-1887)于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书中揭示了物理事件(如光线或者声音)与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衡量这些事件的作用的方法。人们可以认为心理学史就是从这本书的出版开始的。但是,大多数历史学家认定,1879年第一家心理学研究所的建立(参看第10页)是心理学诞生之日。

结构主义:问“这是什么?  ”19世纪,许多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因为人们揭示了复杂的联系是怎样构成的。比如,化学家把分子分解为单个的元素(原子)。他们指出,一个水分子可以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些认识给心理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们怀疑,比如说人的大脑是否同样可以归因于这类元素。比如,威廉·冯特在研究中就以下面的问题为出发点:“什么东西构成了能使人进行思维的大脑?”冯特的美国学生爱德华·铁钦纳(1867—1927)在回国后把构造主义介绍给了新大陆。他也像冯特一样希望能够找到人的大脑的组成部分或者内容,从而以这种方式揭示其构造原理。然而,在美国,有许多批评家反对他,他们关注的是查理·达尔文(1809—1882)提出的他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功能主义:问“人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达尔文在他关于物种起源的学说中认为,所有生物屈服于不断适应环境的压力,只有最适合的人(“状态最好的人”)才能成功地承受这种压力,即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才能繁殖后代。适应能力有关生物生死存亡的问题这种想法也决定了威廉·詹姆斯(1842—1910)的思想。他并不热衷于寻找意识的元素,作为功能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更重要的似乎是澄清这样的问题,即个体是怎样适应自己的环境的。他得出结论说,意识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因为它在驾驭个体行为的过程中达到了某种目的。

詹姆斯把意识理解为影像和感觉的一种连续不断的流动,而不是一套无生命的基本粒子。对于功能主义者来说,典型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为了探索生物是怎样适应自己周围的环境的,功能主义者主张观察个体的现实行为。

解释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这一问题,成了行为主义者的最大心愿,但在他们的观点中也注入了结构主义者的观念,比如,他们相信,复杂的体验可以分解为元素。



1.3.2 近代的理论观点


接近人的不同的理论途径  。关于构造主义者和功能主义者的概述已经表明,把人类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各种观点是以不同的认识兴趣以及各自形成的关于人的理论为基础的。而这些观点反过来又使一些方法显得比另一些方法更适用。下面介绍几种近代的(即影响深远的)心理学观点:

生物学观点

历史根源  。生物学观点的历史源远流长。比如,生于约公元前460年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类型学。根据这种类型学,人的不同的气质源于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混合比例。与现代“生物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极为相似的是,医生们在19世纪中叶发现,一定的行为方式明显受大脑的某个部分所控制。

历史回顾  。1861年4月11日,法国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布洛卡见到一位来自精神病院的病人。这位病人的左腿严重感染。然而,这个人已经在精神病院度过了21年,这件事情引起了布洛卡的注意。这个病人的声带虽然完全正常,但他不能说话。布洛卡未能找到机会帮助这位病人,因为他在他们第一次见面六天以后就去世了。接着,这位医生比较详细地检查了这个病人的大脑。他在一打开头盖骨就有了一项重大发现:大脑左边靠近额头的地方有许多疤痕非常引人注目。这些疤痕要么源于以前的某次创伤,要么源于某种疾病。布洛卡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说,一个健康人说话很可能由大脑某个区域所控制,也就是受他的已死去的病人受伤的那些区域所控制。

还有一项与此相关的重要发现是德国医生古斯塔夫·弗里奇作出的。他在战争期间不得不反复治疗那些在战斗中头部受伤的士兵。有时,伤员的大脑是裸露的,因为头盖骨被打碎了。弗里奇发现,偶然触碰大脑各个区域的表皮,病人相应部位的肌肉就会抽搐。难道身体的运动是由大脑直接引起的?弗里奇想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战争结束以后,这位医生终于有了研究这个问题的机会。1870年,他在柏林与同事一起决定深入研究大脑的机能。据报道,一项决定性的实验由于没有地方只能在家里的五屉柜上进行:在打开一条狗的头盖骨以后,用电线电击大脑的各个区域。这时就能观察到,刺激大脑的某个区域,腿部肌肉就会抽动,而刺激另一区域时,头部肌肉就会有反应。(Price  et  al,1982)

通过“历史回顾”中所说的研究,人们在19世纪就已经发现,在大脑的某些区域与生物的可观察到的反应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寻找行为、情感、学习和思考的生物学根源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许多以生物学研究为方向的心理学家开始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行为以及诸如情感、学习和思考等内部过程是否是或者通过什么方式由大脑的生物学因素或者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共同决定的?许多心理生物学家都对大脑作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主要试图解释以下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化学物质是怎样作用于大脑的?行为异常有生化基础吗?另外一些以生物学研究为方向的心理学家则致力于揭示遗传基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涵盖各个专业方向的行为遗传学的代表人物则尝试解释,某些行为方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否是由于特定的基因而产生的?

大脑的“命令”向其他部位的传达  。大脑是身体的最高“指挥中心”。但是,大脑的命令是怎样传达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呢?怎样使心脏快些或慢些跳动的?双手是怎样知道该抓起某个东西的?一个年轻人的身体怎么知道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不再长高了?大脑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它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神经系统负责高速传递层次极为分明的信号),另一方面是利用腺,也就是所谓的内分泌系统传达它的信息。荷尔蒙在这里充当使者,通过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目的地。

由于众所皆知的原因,在研究大脑和其他神经系统的时候,只拿动物作研究。因此,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应当慎而又慎。关键的是,这些研究应当由临床经验来补充。(见信息框1.2)

信息框1.2

由于医学上的原因必须切断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时,人会  作出怎样的反应?  1908年,一位妇女由于她奇怪的行为方式引起了医生们的注意。这位病人的左手明显完全失控。她向四周扔枕头、毁坏医院的物品,甚至试图掐死自己。她努力用右手把左手从喉咙上拉开。有一位神经病学家怀疑,这位病人两个脑半球之间的联系可能被破坏了。这位妇女死后,人们打开了她的头盖骨,证实了这位医生的猜测。(Miller,1983)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位病人的行为异常该怎样解释呢?

大脑直接位于头盖骨下面。大脑由分开的两个半球组成,许多神经纤维(所谓的胼胝体)把这两半球连接在一起。从插图1.5可以看出,比如,左半球的视觉神经将感觉数据传递到左边的视网膜(眼睛的感觉细胞),从左侧视野到达两个视网膜的右边的感觉信息由右半球传递。图中标明了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胼胝体”。


插图1.5 左边和右边的视网膜与大脑相连。视觉神经在通往大脑的路径上相交。大脑左右两半球由神经束,即所谓的胼胝体连接在一起。

两个脑半球通常会交换信息,也就是说它们相互交流反映在两个视网膜上的信息。但是,如果切断两个脑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将会发生什么呢?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医生和哲学家古斯塔夫·泰奥多尔·费希纳早已提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两个脑半球相互反映对方的影像。(Fechner,1860)如果将两个脑半球分开,人的意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费希纳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两种各不相同的意识体验。他当时不会想到,大约在一百年后,即1961年出现的一种情况会验证他的猜测。当时,两位脑外科医生决定对一个癫痫病人采取最后措施,切断他的大脑连接路径,予以救助(Sperry,1982):在成功地切断大脑连接路径后,会对病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令人吃惊的是,不仅病人的状态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而且挺过了这次手术,没有明显的后遗症。不过,大脑中几百万个神经连接点可能不出一点问题吗?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罗杰·斯佩里也提出了这个问题。1981年斯佩里因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Sperry  1964、1982)

为了进行研究,斯佩里制造了一种特殊的设备,这种设备的主要特征如插图1.6所示。在病人目光对准视野中心标记的某一点时,这一设备能够在非常短暂(十分之一秒或者更短)的时间内通过幻灯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做到,影像的一半只能到达眼睛视网膜的左侧,而另一半只能到达右侧。


插图1.6 斯佩里研究脑半球分裂的病人所用的设备

比如,当斯佩里在病人视野的右侧展示一把勺子,病人就能说出他看到了什么。相反,当在病人视野的左侧显示同一个东西时,病人则沉默、一筹莫展。在第一种情况下,勺子的影像投射到两个视网膜的左侧,然后传递到左脑,语言中心通常就位于左脑。大脑的这一部分能够接收和加工语言信息。在第二种情况下,右脑只知道是勺子,但是由于之前做了手术,它无法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精通语言”的左侧。在这种情况下,病人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他看到了什么,但是他能够在隔板后面触摸所“感知到的”物体并在多种不同的物体中挑选出勺子。然而,病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使用左手,因为左手是由右脑支配的,而右脑同样也接收到身体左侧的触摸体验。

在另一次实验中,让脑半球分裂的病人看一张由两个半张脸拼接的图片。给病人看这张图片的时候,只能让左脑接收到图片右半边的信息,而右脑只知道图片左半边的内容。然后让病人看四张完整的照片,其中也包括那张由两个半张脸拼成的图片。病人能够根据这四张正常的照片说出他们之前看到的是哪一张吗?这取决于让他们怎样回答问题。如果让他们用语言回答,那么,他们就会从四张照片中挑出那张由左脑“看到”的照片。相反,如果让他们用手势来回答,那么,他们就会指出那张由右脑接收到的照片。(Levy,1972)


插图1.7 脑半球分裂的病人在回答辨认中提出的问题时,取决于让他们用语言还是手势回答。

脑半球分裂的病人在特定的条件下会找到特殊的方法,以克服某种困难。在一次实验中,让右脑看一张红色或绿色的卡片。要他说出所看到的卡片的颜色,这时左脑只能靠猜测,一旦错误地说出“绿色”,右脑听到后就会动用其支配头部肌肉的能力,“命令”摇头。左脑接收到这一信息后,在第二次回答时,就会回答是“红色”而不是“绿色”。(Nebes,1974年)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病人自理并不困难。比如,摇头就可以让信息传递到眼睛的两个视网膜;双手很容易触摸到物体。借助于上述方法可以了解两个脑半球的分工。左脑的许多功能都优于右脑。左脑不仅支配语言能力,而且在解数学题和逻辑推理方面也占优势。而右脑只支配很低的语言能力;它更具有感觉能力、艺术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插图1.8 人的大脑的分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基本上也赞同生物学的观点,因为他认为人的思维和行为是由天生的、强大的本能决定的。当然,他并不关心这些动力可能与大脑的哪些区域有关。

心理分析的观点

神经系统是行为怪异的肇因吗  ?在大学里做研究是功能主义者的代表人物的特征。相反,年轻的神经科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开辟的却完全是另一个经验领域。在他的医学生涯初期,他赞同生物学的观点,同他的医学院老师一样,首先认为,应当在神经系统中寻找产生正常和怪异行为的根源。事实上,他在医科专业毕业后,最感兴趣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他最想把对神经系统的继续研究作为他职业生涯的目标。然而,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弗洛伊德似乎感到,在研究机构谋一个终身的职位几乎没有希望。因为他需要钱,特别是因为他的结婚计划,弗洛伊德决定在维也纳开一家诊所。

提出心理分析的最初动因  。弗洛伊德依靠他在大学外的研究为自己奠定了一个崭新的经验基础。他的病人——主要是中上层的富裕女性——之前往往已经看过其他医生,却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帮助。实际上,弗洛伊德必须分析一些奇怪的病症。他的病人大多双手没有知觉、双腿瘫痪或者失聪和失明。神经系统似乎完全正常。因此弗洛伊德开始观察那些在冯特和他的学生们的实验对象身上从未出现过的行为异常。他在努力解释病人行为异常的过程中,从他的同事和朋友约瑟夫·布洛伊尔那里得到了重要的启示。这位朋友告诉他有个病人由于一大堆的问题找他治疗。由于这位病人——安娜·欧在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信息框1.3中予以详述。

信息框1.3

安娜·欧的病例是如何激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  学的  ?1880年,很有声望的维也纳医生约瑟夫·布洛伊尔接诊了一位21岁的女病人,她的病例在科学界先是用假名安娜·欧加以描述的。她忘我地照顾生命垂危的父亲,最后导致精神崩溃。她向医生描述了许多症状,布洛伊尔起初试图用催眠术加以治疗。在几乎每一天的治疗过程中,这个病人开始改变之前比较生疏的谈话内容。她越来越频繁地谈及她的私人想法。接着便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安娜·欧的情绪明显总体好转。与此同时,她以前说过的一些症状消失了。比如,病人在一个炎热的盛夏虽然异常口渴却拒绝喝水。布洛伊尔因此对她施行催眠术,并让她描述与她的那些症状相关的经历。只要让她说出这些经历并且再让她强烈地体验一次,这些症状就会有望消失。安娜·欧拒绝喝水,是因为她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一条狗从她的杯子中喝水。在安娜·欧带着明显的情绪参与回忆这一经历以后,她要了一杯水并毫不犹豫地把它喝干了。她从催眠中清醒过来时,杯子还放在嘴边。医生报告中称,她的症状消失了,而且再也没有复发过。

此外,这个病人还患有右胳膊麻痹症。她在催眠状态下回忆起,她守在父亲的病榻前时有过一次可怕的经历。她在幻觉中突然看到一条蛇袭击他生病的父亲。然而,安娜·欧发现她无法施救,因为她无法挪动她靠在椅背上的那条胳膊。实际上,它只是暂时麻痹了。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将所有病症都归因于那些明显是病症始作俑者的经历,成功地摆脱了这些病症。安娜·欧自己也把这种治疗的成功归因于谈话疗法。

然而,布洛伊尔的谈话治疗还起到了另外一种作用。由于经常见面和其间进行的坦诚的交谈,治疗的第二年医生和病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爱慕的关系。布洛伊尔与他的病人在一起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并且在家中也越来越频繁地谈及他治疗方法的成功。如果没有妻子的帮助,布洛伊尔可能最终也不会想到,他已经爱上了他的年轻病人。因此,布洛伊尔立即结束治疗,与自己的妻子踏上了旅途。起初,布洛伊尔只是与比他小15岁的同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谈过自己治疗安娜·欧的体会,弗洛伊德最终也兑现了承诺,于1895年他们两人一起完成了这一病例的报告。后来,弗洛伊德反复把这位年长的同行称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而布洛伊尔又把这一荣誉让给了他的病人安娜·欧。(Breuer&Freud,1895)

后来,弗洛伊德认为,他是通过布洛伊尔的病例注意到内心净化法的(这种方法是使人在强烈的情感参与下再体验一次以前不以为意的经历)。历史学家当时指出,布洛伊尔可能并没有治愈他的病人。有些事情表明,安娜·欧在照料她的病危父亲时患上了结核性脑膜炎。现在,人们知道,安娜·欧就是贝塔·帕彭海姆,她热心公益事业并为保护妇女权利写了大量的著作。比如,她曾当了12年的孤儿院院长并建立了一家未婚妇女疗养院。据称,她不允许得到她照料的人接受精神分析。(Erdeyi,1985;Zimmer,1986;Sul‐loway,1979)


插图1.9 安娜·欧(贝塔·帕彭海姆),摄于1882年

在潜意识中寻找临床病根  。弗洛伊德从他的同行的报告和自己治疗病人的经验中得出结论说,必须在“潜意识”中寻找病根。弗洛伊德深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思想、冲动和愿望的影响。他首先希望通过催眠术进入病人的潜意识。但是不久他就发现了这种方法的缺点:不是所有病人对催眠术都能满意,而且在清醒后不少在催眠时能得到的记忆会再次消失。因此弗洛伊德提出了“自由联想”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让病人放松,随意或者就某一刺激词语说出他能想到的所有事情;还要让他坦率说出看似可笑和令人不安的想法。弗洛伊德在这里采用的是一种在古希腊就已经应用的方法。比如,在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5—385)的喜剧《云》中,苏格拉底引导一个人自由联想(“任思想驰骋”),以便这个人自己得到关于启示自己的情况。

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区别  。根据弗洛伊德的基本设想,人生来就具有难以控制的无意识的欲望,这种欲望寓于“本我”之中。人一出生,他的本能就追求某种形式的满足。然而,几岁的孩子都知道,这些——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的和攻击的——欲望追逐着那些周围的人不以为然、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地位的人。父母禁止并惩罚孩子那些想要满足欲望的行为。同时,父亲和母亲在孩子六岁以前就以他们的某种反应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孩子在上学前就已形成道德规范(“超我”)。因为本我的要求与超我的要求是不一致的,所以,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很早就已形成一种能够在两种规范之间进行调解的规范,也就是“自我”。比如,自我设法将“恶的”欲望导向现实生活中人们能够接受并符合自身道德要求的目标。但是,这种调和行为可能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欲望要求进入意识,从而引起害怕和恐惧,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能的。大多数人多少能够满意地与这些对抗力量实行妥协。然而,弗洛伊德深信,他的病人都没有成功地采取这种平衡行为。他们的症状表明,要么过于强大的欲望摆脱了“自我”的控制,而现实生活又不可能让他们得到满足,要么他们的道德要求太高。

弗洛伊德得到公认的功绩  。虽然存在各种有理有据的批评,但是不能忽视弗洛伊德的伟大功绩。他提高了这样的认识,身体上的病象或者异常的行为方式不仅是由生理决定的,并且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更确切地说,他把这些病象与在他的病人或正常人身上出现的纯粹的心理过程相联系。他认为,有“心理疾病的人”和“健康人”没有根本的区别,没有明显的界线。弗洛伊德强调童年早期对于今后发育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与现代儿童心理学的认识相一致,当然,儿童心理学涉及的是另一种理论背景。最后应当说明,弗洛伊德的研究与只研究意识过程的冯特的研究相比,明显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现代的心理学家虽然不是都愿意承认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但是他们可能都赞同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决不能始终并完全记得所有的心理过程。

心理分析的方法论上的缺陷  。方法论者对精神分析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指责其概念的定义不完善——太一般化和“含糊不清”,而且无法进行评估。他们指出,对于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设想的过程(比如压抑)没有作出任何解释。总的说来,有人批评说,精神分析虽然能够在事后解释各种观察到的事件,但是没有对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这些批评者中的许多人来自当时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圈子,他们自称行为主义者。

行为主义的观点

自然科学是科学研究的典范  。心理学创始人首先具备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的各种条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过医学或生理学的教育。自然科学对他们来说大多也是科学工作的典范。毫无疑问,促使华生拒绝内省法(见第12页)的正是自然科学的这种典范。如果心理学要提出承认心理学是一个科学的研究领域,那么,它的观察就只能仅限于那些每个人基本都看得到的东西:行为(behavior)及其条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无疑为心理学发展成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而没有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作出了贡献。(Richelle,1995)

巴甫洛夫的实验是华生观点的蓝本  。华生的观点受到了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的强烈影响,关于巴甫洛夫的研究将在第五章(见第215页)中作详细介绍。巴甫洛夫偶然发现,狗能学会通过流涎对声音刺激作出反应。他为狗说创造了条件,在这些条件下起初的中性刺激获得引起某种反应的功能。华生心想,如果说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归因于天生的反应和条件反射,那么,内省法实际上是多余的,因为激发性刺激与人们随后作出的反应一样是可观察到和可测量的。冯特所感兴趣的心理学体验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永远是一个谜。它们本来就像华生的学生所说,发生在一个黑盒子里,一个容器里,里面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清。为了解释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的行为,人们不必知道,动物在作出反应以前所发生的过程,甚至无需知道它可能有过什么想法。巴甫洛夫不需要使用任何模糊的概念去解释条件反射,只需详细描述,每个人都可观察到的刺激(铃声刺激——食物)是怎样依次引起可测量的反应(流涎的量)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了一种客观描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方法。


插图1.10 约翰·华生(1878—1958)

过分强调学习对于发育的影响  。华生作为心理学家不愿意对生物体内可能的过程去冥思苦想,所以他不用内在条件去解释人的心理发育是合乎逻辑的。那么发育是由什么决定呢?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说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如“一张白纸”(tabularasa),这张白纸要被日后的经验所书写。因此,人们需要研究经验如何改变人的行为。因此华生和他的学生们几十年如一日,主要研究人的学习及其条件。他早已兴奋地认识到,有朝一日终能打开学习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大门。他写道:“给我几个孩子和一个我可以教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把他们培养成我想要他们成为的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或者乞丐和小偷”。(Watson,1925年)

动物和人的生物体是被动的生物体  。严格的行为主义者认为,人和动物是被动的生物,他(它)们的行为完全受环境的支配。行为主义者布尔斯·斯金纳毕生研究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支配人和动物的行为,并使之有相应的改变。斯金纳成了行为主义观点的坚定的捍卫者。在他看来,动物和人的机能就像机器一样;他(它)们对某种刺激自动作出反应。根据他的观点,思想、感情或者态度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华生是刺激—反应(S-R)心理学的催生者  。华生向只研究可普遍可观察到的事物的心理学提出了挑战,并且断定,环境肯定能够无限影响发育过程,因此他对20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研究方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是所谓的S-R(S代表Stimulus即刺激,R代表Response即反应)心理学诞生的催生者;S-R心理学研究产生、保持并改变行为的可观察到的刺激。行为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无疑仍在影响着现代心理学。

第一台电脑是“认知转变”的形成条件。霍  华德·加德纳(Gardner,1985)报道了1956年的心理学家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同一天所作的报告为与会者指出了一条崭新的研究之路。众所周知,计算机也分为输入(输入数据)和输出(在打印机上输出)。但是,人们输入计算机的数据要怎样处理、计算过程的结果要怎样输出,都是由程序(软件)控制的。如果计算机根据相应的程序能够加工信息和存储数据,需要时可以重新从存储器中提取数据,那么人们想必就会研究,相应的过程在人身上是怎样进行的。人不也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取数据,从中选择出一些进行加工并存储在记忆中,需要时可以再次提取吗?这些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人们可以控制并改变计算机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加工步骤,那么人们一定也可以研究发现人的身体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发生的过程。比如,乔治·米勒在这次大会上报告说,人的短时记忆能够存储七个(也许多两个或少两个)信息单元。(见第268页)赫伯特·西蒙和艾伦·纽厄尔向感兴趣的听众介绍说,借助计算机程序模拟人解决问题的情况,第一次获得成功。

倾向信息理论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一条解密黑盒子中的过程,并把它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行之路。从此人们致力于研究认知过程能否使人适应环境这一问题。这些心理学家也可认为是行为主义者(新行为主义),因为他们归根结底把人比作机器,等待“外部”的命令并且对于输入的数据不会做任何逃避外部控制的事情。这样,认知心理学就产生了,它的诞生时间被定为1956年,也就是上述关于信息理论的大会在波士顿召开的时间。(Gardner,1985年)根据心理学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最近出版的论文来衡量,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的影响不断减弱。(Robins  et  al,1999)尽管如此,行为主义流派直到现在仍然坚持同时认可和研究认知过程。

传授存在于学生之外的知识  。由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在现实中早已存在,所以行为主义者认为,应当向学生传授不依赖他们而独立存在的知识。认为知识存在于学生之外,而且不依赖学生而独立存在的观点被称为客观主义。知识只能传授给学生,就像“注入”一个容器一样。如果传授顺利而且完全成功,那么,学生所记住的知识与环境中存在的知识就非常一致,如果传授非常理想,则完全一致。

但是,人真的“天生”是被动的,从而原则上可以比作一台机器吗?把人看作是主动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自主的,是不是更为合理?在以“建构主义”观点为导向的心理学家那里,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一个清楚的“肯定”。

建构主义的观点

从冯特的元素主义到格式塔心理学  。对于冯特和他的学生而言,有三个重要问题:一、哪些元素是经验的基础?二、这些元素是怎样相互联系的?三、是什么东西使这些元素相互之间建立联系的?冯特认为把“元素”拼凑成经验的创造力归功于人的头脑。这种观点遭到了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否定。

格式塔心理学家解释说,意识不能简单地分解为单个元素,接着再还原为意识。格式塔心理学家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插图1.12所示的刺激模型可以作出回答。


插图1.11 可以证明感觉过程中的顺序趋势的刺激模型

插图所示的单个刺激在感觉者看来呈螺旋状。但是,如果他逐一观察每一个点,那么,他得到的螺旋状印象就会消失。必须把这些点看作一个整体,才能看到一个螺旋状。
主动的人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家还批判地分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行为主义者。传统特色的行为主义者认为,环境刺激对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相反,格式塔心理学家则认为,行为更多地取决于感觉者如何解释刺激。与行为主义的观点不同,他们将人看作主动的生物。这种生物整理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并给它们一个“形状”(“格式塔”);这种生物给感官印象一种感觉,赋予它们某种意义。“主动”这一特征与外部运动过程的强度无关,更确切地说,是说明一个生物体的活动绝大部分是可以支配的、甚至完全是由它自己支配的。但是,当一个人试图解释先前存在的东西,并给它某种感觉的时候,他根据的是什么?格式塔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照样非常模糊。

通过内在的主观建构形成知识  。建构主义者——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关于他的观点,详见Mietzel,2003年)就是其中之一——强调已知事物的意义,以便能赋予新的信息以重要性。早在18世纪,出生在那不勒斯的哲学家詹巴蒂斯塔·维科(1668—1744)就已使用过建构主义这个概念。(Gruender,1996)建构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区别在于,他们解释说,应当通过感觉者去赋予重要性,不依赖于感觉者就没有任何意义。只要详细考察行为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各自对以下问题的回答,他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一目了然:一个正在潜心研读本书的读者怎样获取新的知识?

行为主义者可能会在他们的回答中指出,本书中所描述的知识在读者拿到它之前早就存在了。但行为主义者相信,一个读者阅读本书的时间越长越认真,传递到记忆中并存储起来的知识与书中所描述的知识就越一致。对行为主义者来说,结论不言而喻,长时间认真阅读《心理学入门》的两个读者最终在作者想要“传递”给他们的知识方面高度一致。

以建构主义为取向的心理学家会激烈地反对这个结论。他们会在论证中指出,每位读者都会带着以往在独特的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去阅读书中的描述。读者会追溯这些知识,以便理解书中所描述的事件。所以说,如果两个读者阅读同一本书,试图凭借他们迥然不同的原有知识分析和理解这本书,那么,他们在读完这本书以后绝不可能构建出一个完全相同的理解。

建构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不同,他们关注的不是环境,而是首先观察人。在这一点上与人本主义的观点有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建构主义者和人本主义者认为,个人的或主观的经历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事件。

人本主义的观点

反对不自觉的和悲观主义的世界观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诊所认识的病人,有时深受疾病折磨;因此他们不是生活快乐的人。弗洛伊德的理论反映了这种单方面的经历,因为在他的著作中充斥着怀有敌意的感情、妒忌、恐惧、压抑等,但没有快乐、乐观、热情或自信。弗洛伊德说的都是社会必须控制的“恶的”欲望。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是不自由的,是受着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的力量支配的。在行为主义者看来,自由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对于行为主义传统的代表人物来说,生物体的行为完全取决于环境的条件。生物体——如弗洛伊德所说——其实就是“牺牲品”。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三种力量”  。20世纪40年代有些循规蹈矩的心理学家无法接受这些观点。他们控诉说,特别是行为主义及其S-R心理学把人完全“遗忘”了,而精神分析学则侧重研究人的消极方面,以致是到了重新考虑引入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时候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在这种不满声中诞生的,卡尔·罗杰斯(1902—1987)和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87)对这个学派的“降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两位心理学家所得到的重要启迪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来自病人,而是基于他们与大学生和在咨询机构寻求帮助的人的接触。马斯洛希望,应当通过对健康人的人格的研究提出人格理论,因为“研究畸形的、缺少活力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只能导致畸形的心理学和畸形的哲学”。(Maslow,1954)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设计的蓝图,人可以非常随意地作出自己的决定,并对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与弗洛伊德的悲观主义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人有一种不能低估的自身发展的潜力,因此人的目标是自我实现。(Maslow  1970、1971)一个给其成员施加压力、不能保证他们的自由的社会,只能把“好”人变成被动的、惊恐的、不满的或好战的生物。


插图1.12 卡尔·罗杰斯(左)和亚伯拉罕·马斯洛堪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功劳是,打破了行为主义者提出的只限于研究客观上可观察的事物这个框框。他们宣称,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诸如自我形象、自我设计或自我价值观等主观因素,那么对他的理解就只能是非常肤浅的。以人本主义为取向的心理学家强调,必须研究人诸如对爱、乐于助人、或社会归属感的需求。他们解释说,一个孩子如果被剥夺了人性的爱,那就会像其他没有足够食物和水的孩子一样,很可能死亡。此外,以人本主义为取向的心理学家还建议研究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见第127页)

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与那些非常实证的、激励研究的文章相比也有缺陷,尤其是在方法论方面。比如,他们使用了许多没有充分定义的概念。怎样判定一个人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对这个问题,他们就没有明确的回答。比如,如果人们想从亚伯拉罕·马斯洛那里了解到,哪些人具有达到自我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那么得到的回答将是非常矛盾的,请看信息框1.4。

毫无疑问,以人本主义为取向的心理学家为心理学能取得对人性的广泛理解作出了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得到了许多对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观点表示不满的临床心理学家的支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批评者指出,所谓人天生是善的这种论断造成了不符合科学原则的价值设定。再者,如果一味地满足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要求,那么损害他人利益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此年轻人很清楚,不得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去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人们为此早已制定了一个全球通用的、能协同决定公共学校中所有高中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自我实现要兼顾社会责任。

信息框1.4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哪些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这个  目的  ?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中描述说,许多人根据他的判断能达到自我实现;这些人处于某种状态,“依靠这种状态他们发挥了完全的、真正的潜能”。(Maslow,1954;1962)用马斯洛的话说,这些人心理上是健康的。他们能够在本质上接受自己,不管是他们的优点还是缺点。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很强的自主需求、对人有很好的移情能力;他们极富创造力、不拘束而且有很丰富的感情生活。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的例子首先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莉诺·罗斯福和阿尔伯特·施韦泽。一个人必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才能达到自我实现这个目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Maslow,1954),但是,他的回答根据安德鲁·内尔的一项批判性研究(1991年),始终存在争议。首先,马斯洛没有回答下面的问题:他们通过人生履历中的哪些经验达到了自我实现这个目的。如果他能回答——通过他的理论论证——基本需求的普遍高度满足是否就是人的发展良好的前提及其高度的自我实现,那就太好了。然而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是,某些人格特征,他认为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所以他仅能证明,寻找具有这些独特特征的人——正如他所做的——是可以成功的。(Neher,1991)

马斯洛在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1954)中描述了各种动机的等级,其中生理上的动机(饥饿、口渴、性等等)列在最下面,列在上面的是对安全、联系、信任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马斯洛断言,满足低级需求是成功达到自我实现的前提。如果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全面的自我实现者,他们必须根据马斯洛的建议,努力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只要孩子提出来。事实上,安德鲁·内尔(Neher,1991)引证米隆的研究时就已经发现,这种教育行为教育出来的人往往“自我陶醉、利用他人、没有自制力、缺乏基本素质”。(Millon,1969)

马斯洛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解释说:“我觉得我现在更加明白,满足基本需求不是达到自我实现的充分理由。”(Maslow,1971)事实上,被马斯洛称为自我实现者榜样的许多人,在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磨难。这与马斯洛的说法是一致的,他说:“一个人要做到坚强,必须能承受挫折”。(Maslow,1962)但是,人们一定会急着问,如果尽可能不让一个人经历磨难,他能够学会承受挫折吗?面对这种矛盾的说法,马斯洛最终也没有回答什么是达到高度自我实现的条件这个问题。

不同观点的比较  。每一种观点都以最终无法验证的假设为基础。因此对于观点“正确”或“错误”的问题无法作答。幸亏没有任何理由要决定支持某种观点。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既然人们从不同的立场看问题,那么,最好把心理学的事实真相摆出来。行为主义者现在突然提出一个不同于建构主义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问题。在解释比如为什么有些人要酗酒时,生物学心理学家就会提出(也许有某种遗传吗?)与行为主义者(环境中有这方面的诱惑吗?)、心理分析学家(是想通过饮酒克服恐惧吗?)或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在“拿起酒瓶”前有什么想法,喝酒的时候有什么想法?)不同的问题。在心理学的幼年时期,各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时而发生激烈的争论。人们觉得自己受某个思想流派的束缚,而且相信,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人及其行为。现在的大多数心理学家承认,每种观点都有其优缺点。下面一章的研究将表明,每种观点都能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