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章 捕捉微反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高度担心第二章中所举的案例过于复杂,会打消大家的信心。也许你会说:哇!不是吧,我买这本书是用来偷偷学着当上帝的,怎么那么麻烦啊?就算全看明白了,好像也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说谎,对吧?那还学个什么劲儿啊!

本人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并不想道歉。呵呵。

我不但不道歉,还要大声地说出下面的话:凡是怀着偷偷学习窥探别人心思当上帝的家伙,请一定记得,这套复杂的案例对您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仅仅想背一些条款就能看懂别人,那成本是不是太低了呢?人人都会1+1=2,所以1+1=2并不能解决什么复杂问题,更不能让您成为上帝。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哪能靠背几条标准,套用一下就能看透?

虽然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不在乎的时候当然可以像做游戏一样瞎猜)不能简单套用标准条款,但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不是神,人是有骨骼、有肌肉的蛋白质生物,只不过思维复杂了些,但到底还是动物。每个肌肉的运动,以及这些肌肉运动的组合,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进行的,因此都具备解读意义。所以,只要不寄希望于当神,而是尝试着低调而务实地解读每个动作背后的意义,就能发现很多平常不会注意到的奥秘,也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别人。

首先,我们要理清楚的一个问题是——看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外在表现,都值得去动脑筋分析。



一、为什么叫微反应?


什么样的外在表现才是我们应该关注且具备解读价值的呢?

我们将那些有解读价值的表现,称为“微反应”。下图的种种状况中,每个人的表现都具有特别而明显的表意,但是是否能够反映行为人的真正心态呢?

像最后这个可爱的姑娘一样,我们愿意看到这种甜蜜的表示。不过,这样的表现真的意味着爱情的到来吗?不论是热闹的表演,还是慷慨激昂的演说,或者是充满尊崇的行礼,都明确地表达了当事人想要表达的意思。问题的关键是,当事人真实的态度是什么?和他们表达出来的意思百分之百一致吗?

上图故事中的主人公作好了充分准备,有意要表现给别人看的动作,不具备解读真实心理状态的价值。如果给够充足的时间作准备,一个好的演员,可以把任何信息“真诚”地表达给你看,你会相信他的。但其实呢?可能每一个感动你的细节,都是有目的、有意识设计好的,就是为了让你相信才这么做的。虽然这些表现有失真实,但也有一些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表现解读出一类信息——他想让我知道(相信、感受)什么。

当然,不是每个人心理都这么阴暗、有心计,都能作好充分的准备来吸引你。如果想要通过解读外在表现来探究真实的心理状态,必须要过滤掉这些自主表演的部分,因为它们有可能不是当事人真实的心理反应。

问:那要观察和解读什么样的表现才有价值?

答:微反应。

问:什么是微反应?

答:心理应激微反应。

问:到底什么意思?

答: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瞬间(一个很短的时间区间)里,没有时间刻意表演。这一刻人通常会退回到朴素的动物反应标准——趋利避害——而作出的反应,就是应激反应。一般来讲,除非是遇到自由奔跑的豺狼虎豹,只要还在人类的社会中,多数人在出现真实反应后,会立即用修养、礼仪、社会规则来掩盖自己的失态,换上另外一副面孔。所以,那些最初的真实应激反应很“微”,持续时间短,动作幅度小,不易察觉,却很有解读价值,也是看懂一个人的关键。

我们要牢记一条规律:先有刺激,再有反应,缺一不可。这种应激微反应,才是我们重点观察和解读的对象。

说了这么一大堆,是不是把您说晕了,那好,我举个例子吧!比如,在漆黑的夜晚,刮着阴冷的风,时不时地出现一些诡异的响声,突然一个恐怖的形象向你扑来,这就是典型的刺激源。

上面这个例子比较极端,我们再介绍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什么是“微反应”。

当一个人正在悠闲地散步时(注意“悠闲”这个原始状态哟),突然看到地上有厚厚的一沓钱,此时此刻,他被有效地刺激了!当然,作为一个有教养、见过世面的人,面子是不能丢的,所以,人家才不会弯腰去捡!此后的表现,就是社会规则和自我认知的刻意表现,而之前的那一瞬间,表情和动作还是透露出了真实的态度。那一瞬间的变化,很“微”。



二、轻松抓住八种身体微反应


我们把人体在受到有效刺激后所作出的反应,按照情绪类型和动作特点,分为八种,分别是:冻结反应、安慰反应、逃离反应、领地反应、仰视反应、战斗反应、胜败反应、爱恨反应。

冻结反应:遇到意外的刺激时,会有瞬间的身体停滞,甚至张口结舌,就像被冻住了一样。遇到强大的压力刺激时,会把自己的身体尽量收缩,不论站着还是坐着,都不敢扩张身体,好像很冷的样子。这两类身体微反应——停滞和拘谨,都叫冻结反应。

安慰反应: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比如被吓了一跳,或者做错事担心被揭穿,会不自觉地用手触摸自己,像摸鼻子、挠头皮、轻拍胸口,或者搓手等等,这些针对皮肤的自我安慰动作,都可以从生理角度改善神经系统的感受,进而缓解心理的负面感受,称为安慰反应。

逃离反应:遇到害怕又打不过的人,逃跑;遇到不喜欢的人,排斥性远离,这些表现称为逃离反应。

领地反应:是发生在自己的地盘里的一种反应。领地反应有三个特征:松弛是第一特征,霸气是第二特征,遇到侵犯威胁之后的那种不可一世是第三特征。这些都是动物在自己领地中的固有表现,人类也有。人类还有一个特别的表现,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作支撑的时候,出于某种目的,也会假装扩张和标示自己的领地范围。上述种种真嚣张或者假装嚣张,都属于领地反应。

仰视反应:自己觉得自己很牛,绝不会弯腰低头;自己觉得自己很,也绝不会昂首挺胸。高大的动物在搏斗中获胜概率较高,易于生存和繁衍,人类也继承了这种意识和表现,自视甚高的时候会把身体挺直、扬起下巴,在自卑或理亏的时候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当然,在对抗过程中,作为一种动物的人也同样会让自己变得尽可能高大,以期待从气势上威慑对方而不落下风。

战斗反应:当俩人真的动起手来,是人类理智最低的时候,这时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很难表演的。凶猛的一方会拧眉立目,肌肉挛结,呼吸急促,血脉贲张;处于弱势的一方害怕的时候则会优先采用收缩、扭转等动作,保护自己的头、眼睛、咽喉、胸腹和生殖器等脆弱的部位,防止受到伤害。这些反应都是战斗反应的类型。

胜败反应:赢了的人,内心的激动过剩,必须通过大力度的动作来进行宣泄,从而减少身体内部的神经负担和循环负担。同时,不论是高举双臂还是大声号叫,或是做后空翻等高难度的动作,都是为了吸引关注,让自己的胜利被更多的人知道。输了的人,则垂头丧气,没有精力支撑身体和神经的双重压力,所以看起来是蔫蔫的,仿佛身体中的能量已消耗殆尽。这些反应属于胜败反应中的两种类型。

爱恨反应: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想和他黏在一起;不喜欢的时候,恨不得看不到,哪怕是触碰一下手臂,都会非常不情愿。所以,身体的距离直接反映了内心的接受程度,能自然趋近,表示接受;不愿产生趋近或接触(包括视觉接触),表示排斥。这就是爱恨反应。

概括介绍上面八类身体微反应的时候,使用了比较浅显易懂的情境案例来说明。真实生活中的“文明”交往,会让所有的反应发生变形和衍生,变得比较隐晦,但本质相同,下面会一一详细列举和解读。



三、呀!你变雕塑了——冻结反应


1.你是一种动物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仅是地球上诸多生物的一种,虽然拥有发达的大脑,会生产产品,会使用复杂的工具,会建立复杂的规则,但是人仍然是动物而不是神。作为动物的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保留了很多与自然界互动的本领,这一点与其他动物相似;即便是在社会活动当中,也有很多反应机制沿袭了动物们求生存、求繁衍的本能。因此,我们可以先“自降身段”,从分析动物的反应来理解一下人的反应机制。

肉食性动物(包括吃虫子的物种)靠捕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进化出一种功能——善于察觉和捕捉动态的对象(因为食物会跑呀)。而另一方面,被捕食的一方(谁都有这个时候)则进化出另一种本领——在感受到危险的一瞬间,采取完全静止的姿态,减少被发现的可能,同时也能争取时间想清楚如何应对。之后要不要跑,能不能跑得掉,就是决策问题了。

如果你观察过苍蝇,就一定会记得,这种生物在你轻手轻脚靠近的时候,会停下手里的活计,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而在你出手的瞬间,它会莫名其妙地逃脱。所以,那片刻的安静是非常重要的。



2.冻结反应有两种——停滞和拘束


冻结反应的两种类型是:停滞性冻结反应和拘谨性冻结反应。

停滞性冻结反应源自意外的刺激,是吃惊的表现;而拘谨性冻结反应源自压力或者局促,属于害怕,害怕不好的结果发生。



3.我为什么会冻结!


停滞类冻结反应的出现,说明刺激是在当事人所没有想到的意外情况下出现的,在停止身体动作的那一瞬间,其实脑子里开足马力在思考对策,有可能是混乱的思考,也有可能是情急之下有妙招的思考,但无论如何,很忙。

拘谨类冻结反应的出现,说明刺激源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事人一边收缩身体,一边积极思考,以便减少被伤害的可能性。



4.什么情况下会冻结?


A.惊讶类冻结反应


停滞性的冻结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一对男女正在卿卿我我的时候,女人的丈夫突然回来了……

做亏心事的时候受到意外刺激,最容易出现冻结反应。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B.拘谨性冻结反应


拘谨性冻结反应更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比如招聘,挨批评,在公开场合被推到台前展示自己。在有皇帝的年代里,拘谨性冻结反应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下面我们穿越过去看一下……



5.冻结反应的局部表现


现在,大家应该能了解冻结反应的大体表现风格了。接下来,我们再细致地介绍一些比较经典的局部判断标准,供各位参考。



A.腿和脚的冻结情境


这里讲的腿和脚的冻结其实经常发生在我们坐着的时候,比如,我们在招聘会上,再比如我们在见到老板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不动要比动安全,因为不动可以将未知情况中的变数降到最低,而且最容易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最容易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如果自己乱动则无形中加大负面刺激的概率,增加自己的负担,这就是为什么高手过招的时候会以静制动。

坐姿状态下,除了腿和脚的姿态具有解读意义外,躯干的姿态以及双手的紧张程度和位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B.手的拘束


在盛大的典礼或者晚会上,或者是小调皮被叫到办公室修理的时候,逃跑是不可能的,所以站立时双腿笔直,看起来无可挑剔,这种时候,手的位置和姿态就更具备解读价值了。以下姿态比较常见:

同样是批评和被批评,手的位置不同代表不同含义。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情境案例来看一看。

情境分析1

情境分析2

请注意以上这几幅图的站姿都是冻结。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跨立这种有信心的、有霸气的站姿。



C.面部的冻结反应


面部的冻结反应跟微表情里面的任何一种表情都不太一样,它是一种突然变化。可能从任何一种表情,变到面无表情,或者面沉似水,通常是从积极情绪转化到痴呆状或铁皮状。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哪怕是没有污点的人,也会有自己不希望被曝光的信息。因此,一旦出现意外又关心的刺激源,人们都有可能呈现出表情的冻结。



四、求治愈——安慰反应


安慰反应是指人在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对自己进行的一些安慰动作。不舒服包括生理性的不舒服,比如肚子疼、头疼、痒痒或者一不小心被烫到了等等,这些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抚摸、吹气、挠挠这些都是对这些生理性不适刺激的安慰动作。在微反应的研究体系中,更多的不适来自于心理刺激,比如紧张、惶恐、尴尬的时候人也会用手做出各种类似于挠头、摸脸、扇风、玩手指等小动作,用来缓解自己精神上的不适。

所以,安慰反应的原理很简单,不舒服→安慰反应→减缓不适。



1.安慰反应原理


人类有三年的婴儿期,先来看看这个纯粹的幸福期,我们都是如何度过的。

小的时候,我们躺在温暖的怀抱里,满眼看到的都是充满爱意的笑脸。

成年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安慰需求,并不是简单地来自于婴儿时期的记忆,而是有生理基础支持的。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可以平衡甚至优化本来很恶劣的主观感受。比如说,青少年喜欢听重金属音乐,这也是一种安慰反应,虽然那种音乐并不温柔。



2.视觉安慰反应说明


眼睛的动作非常微小,但它是人的主要信息接收工具,所以也异常敏感。当不适感产生的时候,眼睛会第一时间出现安慰反应。视觉安慰可以分成两类。



A.视觉阻断


视觉阻断,就是通过闭眼、眨眼、眯眼或者瞳孔的收缩,来干扰光线的射入,以实现不再那么清楚且直接地接受视觉刺激的目标。



瞳孔是个很神奇的孔,有明显的“喜恶形于色”的习惯。

因为不受主观思维的控制,所以瞳孔的变化能够映射真实的心理变化。当然,我们亚洲人种以及其他深色虹膜的人种,虹膜的颜色深,不太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用肉眼确定瞳孔的变化。



B.视线转移


除了采用阻断策略之外,我们还可能采用避让策略不去看,就是把自己的视线转开,成为视觉转移。比如,美女和丑女同时站在我们面前,我们通常把视线放在美女身上。

解读视觉转移所代表的内心状态,关键在于要把这种微反应与刺激源联系起来解读,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套用“不靠谱标准”。看看下面的例子:



3.味觉安慰反应说明


眼睛和嘴,是脸上最灵活的两个器官,一个负责收集视觉信息,一个负责收集触觉(嘴唇)和味觉(舌头)信息,而且二者都很灵敏,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也都很值得解读。所以,嘴部的小动作是安慰反应的另一种突出表现。

比如,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通过大吃一顿来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

人在不舒服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模拟拒绝、吞咽的嘴部动作,来缓解自己的不适。



4.皮肤安慰


除了眼睛和嘴部细微的安慰反应之外,身体上最常见的安慰反应是用手针对不同部位的肌肤进行轻触或者抚摸,以达到缓解不适的目的。抚触皮肤为什么能够起到安慰作用?这个话题,我们必须得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说……

由于皮肤和神经系统共同由外胚胎层发育而成,所以皮肤又被称为第二神经系统,异常敏感。对于皮肤给出安慰和抚触,会让人感觉到舒适。

在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也会使用挠头皮、摸脸、摸脖子、揉鼻子、摸胡须、摸嘴唇、摸项链等小动作来安慰自己。

比如下面的情境中,就有一些经典的皮肤安慰反应。

简单总结一下:安慰反应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很多种,书中不能一一列出。但是,如果能够理解安慰反应的原理,那么就可以通过安抚其自己的种种小动作,尤其是在应激之后出现的微反应,进行逆向解读——是不是什么事情让他不舒服了?



五、快跑——逃离反应


中文词汇中,只有“逃离”才能比较好地对应英文单词“flight”。逃离这个词看起来好像挺严重,有害怕、逃跑的意思。其实,这个名词只是为了表达“远离”或者“离开”。不仅在害怕的时候会逃离,在讨厌的时候,也会逃离。逃离的动作,不仅仅是望风而逃那样狼狈地跑开,也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距离拉开,有的可能仅仅是头部的轻微后仰,移动距离不超过5厘米。

人的逃离行为仍然可以追溯到动物遇到敌人后的第一生存策略——逃。

逃离和战斗,是动物维系生存的两种基本策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当然,对于不喜欢的东西,扭头就走不纠缠,也是一种高效率的优质决策。所以,人类在很多时候,都使用逃离策略。

当然,在社会生活中,不会有谁动不动就拿刀动枪地进行人身威胁,更多的行为还是在社会规则下进行。所以,逃离反应也就顺应形势演变成了更隐晦的表现。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谍战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幕……

准备逃跑的动作,包括调整身体的姿态(站姿、坐姿):腿准备好随时逃跑,手取消不便逃跑的姿势,调节呼吸。

当然,这些动作的变化看起来也很显眼,在有压力的严肃环境中,或者是在钩心斗角的对抗过程中,并不适用。因此,我们还需要格外注意另外一种可能出现的逃离反应——角度的变化(倾斜或扭转)。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受到惊吓的第一反应不是扭头就跑,而是表现为躯干和头部的后仰。当然有可能配合着一只脚向后略退,以保持平衡。

更有甚者,如果是工作场合,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下,躯干后仰也会让自己的态度表达得过于明显,从而伤了彼此间的“感情”。这个时候,躯干的转向也有可能代表着厌恶的心态。

讲这个细节,必须注意,不是所有的扭转都代表逃离,而只能说,内心产生厌恶或恐惧但又不便发作的时候,可能采用这种隐晦的姿态来进行调整。如果需要确定对方是否心生厌恶,一定要结合当时发生的情境(有什么人,在聊什么,聊到哪里发生了这些微小的动作……),才能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分析。

坐姿的状态下,比较常见的逃离反应是上身后仰到座椅的靠背上。比如,你和朋友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如果聊得不开心,就想离对方远点。

上面的状况经常发生。通过判断坐姿状态下,头和躯干的姿态变化,也能解读出一些微妙的表意。观察到轻微的后仰,甚至明显的后仰,首先要分析一下有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比如惬意的放松,或者是调整姿态来看、听、闻等,如果这些都没有可能,而仅仅是听到对方的某句话,或者看到对方的某种表现,然后出现了这样的微反应,那么其潜在的表意就是“离你远点”了。

逃离反应的原理,来自于生理性排斥,比如排斥恶臭或者丑陋的外观等。但心理原因导致的排斥,其外在表现也呈现出与生理性逃离相似的特点,其中共同的规律是:身体距离与内心距离成正比。当然,这一规律仅在没有思维控制的前提下有效。历史证明,如果一个人想要忍辱负重,再恶心的事情也坚持得住。

小结一下:面对负面的刺激源,人们如果产生逃离反应,可以逆向解读为厌恶、恐惧两类情绪,按照刺激源的力度和当事人的承受能力,又可以把厌恶细分为:不屑、轻蔑、厌恶、憎恶;把恐惧细分为:吓了一跳、紧张、害怕、恐慌。逃离反应的出现,意味着上述心态变化的出现。



六、长幼尊卑——仰视反应


什么叫仰视反应?


动物和动物之间,往往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竞争者会取得对抗的胜利,这一生理对抗的规律也被人类继承下来,一旦发生对抗,双方为了取得优势、增加信心,本能地都会把自己变得魁梧而高大。强烈对峙的时候,抬下巴是不可或缺的姿态之一。

而另一个方面,一旦确定了长幼尊卑,那么弱小卑微的一方则会采用比较低的服帖姿态来对待强势一方。

比如遵守社会礼节、被批评或者是当事人自己觉得羞愧(羞愧是自我弱势认知的心态之一),都会产生低头、弯腰、把脸埋起来等弱势反应。

仰视反应比较简单,挺拔高昂的身体姿态映射了内心的强势;相反,卑躬屈膝的身体姿态映射了内心的弱势。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通过这些反应来判断对方是否处于强势心态,以判断后续的应对策略。



七、我的地盘听我的——领地反应


部分哺乳动物会通过尿液的气味来圈定自己的领地。人也是动物,所以动物所具备的领地反应,人也同样具有,不过被众多文明的社会规则拘束,表现得隐晦些罢了。

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可以明显地分为待客区和主人自己的领地,如果下属或者客人冒冒失失地闯入领地范围,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想当年有皇上的时候,那就是大罪过了。因为这种通过礼仪和社会规范树立起来的领地范围是不容侵犯的,侵犯意味着挑衅和威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争斗,人们通常会使用肢体来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如果在密闭空间中,通过领地反应(所占据领地和占有欲望的大小)可以粗略判断当事人在此空间中的掌控感和自在感。

当然,不能一看到跨立的动作就确定对方很有掌控感,因为部队纪律的训练习惯有可能让军人或者警察保持这种稳定而雄赳赳的站姿,这并不代表他内心有什么自认为了不起的想法。我们重点观察变化,如果一个人平常就这样,说明这是他的“基线”,突然有件事情让他改变了惯常的姿态,发生了违背习惯的变化,那么这个新姿态就很有意义。比如下页的图。

在有对抗的情境下,也许一开始当事人很紧张,很拘束,所以腿呈并拢姿态(属于冻结反应);聊着聊着,发现内心的压力消失,可以松弛下来,于是就呈现出自然角度的分腿坐姿;突然发现对方有挑衅意味,有敌对情绪,这个关键时刻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而且要表现得强势且霸气,所以就用金刀大马的大角度分腿坐姿,意图将双腿夹角中所包含的范围都设定为自己的领地,以便为自我防护和之后可能的进攻寻找合理的出发点。

观察领地反应,是为了确定当事人是否具备掌控感。在自己的领地中,领地主人会比较松弛,具备明显的领地反应,映射了内心充分的掌控感。如果需要标示领地或者扩张领地,则会使用类似表意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强势诉求。所以,一旦观察到对方产生了领地反应,可以推测为内心掌控感同步产生,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强势(其实可能处于比较弱势的心态)。



八、我要消灭你——战斗反应


战斗是获取(保护)利益的不二法则。只要有人敢挑衅甚至侵犯自己的利益,不论是动物还是人,都会采用战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提前评估自己到底行不行。只要觉得行,那就必须战斗。

一旦开战,必将产生胜负。胜者为王,获得利益;败者为寇,会失去既有的利益,甚至生命。

不要说人比动物高级多少,在生存和繁衍这种事情上,人就是纯粹的动物。一旦利益受到威胁,开战是本能反应。动物选择使用尖牙利爪战斗,人类的战斗形式则是多种多样,从军队攻防到打群架,从肢体冲突到打笔仗,无所不用其极。说到底,目的只有一个——消灭对方!除了常规理解的肉体消灭外,在人类社会中还有试图驳倒言论、消除名誉、取消资格等各种消灭行为。

除了动手,还有动口。各种形式的对抗,都可以看成是战斗行为的衍生产品。体育比赛之所以诱人,除了技术和美之外,对抗和输赢是人们关心的核心内容。所以,体育比赛可以转移并消化人们对于现实残酷战争的欲望和关注,善莫大焉。

另有一种战斗比文字交锋还隐晦,那就是优势条件的展示和比拼。也许,这种比拼从形式上看起来文明得很,但是其实质还是通过确定高下输赢,以优胜方获得更多优质资源为结局。比如拼富、比美,都是战斗反应的体现。

人一旦产生战斗反应,全身上下会进入亢奋状态,能量充沛、血脉贲张、呼吸急促,这些反应从对峙到动手,都难以克制。即使是在辩论、争论或者吵架时,这些生理反应也很常见,只是表现得没有肉搏时那么明显而已。如果双方矛盾升级,动手是在所难免的。

战斗反应一旦很难以克制,大量的能量冲击身体,通常出现如下的外在表现:

当然在文明社会中,这么明显的打架斗殴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很多战斗动作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和微妙地转变着。比如:手指的指指点点、拍桌子、摔门以及咬牙切齿等等。



防守反应


有进攻就有防守,在互殴的过程中,双方都会防守,尤其是弱势一方,更会用能尽量减少伤害的姿势来面对进攻。

如果用一个球砸你,你通常会做一系列动作:身体蜷缩,双臂抱紧,抬起膝盖,把胸腹面转开。

双臂抱在胸前,既可以让自己看起来魁梧和挺拔一些,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护要害部位,也属于战斗之前的、在挑衅阶段的一个防守和示威的动作。

这个经典的姿势,其实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一个有意思的表意。



防守动作的小的变形动作


那些明显的大幅度动作不适用于文明社会的交往规则,所以很多情况下会使用小幅的变形动作来进行自我防护,这些动作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当事人的弱势心态。

惭愧的时候,会用手遮住自己的额头和眉骨,试图挡住自己的脸。

不想继续听下去的时候,会用手堵住自己的耳朵,表示拒绝后续的交流。

说错话之后,会立即用手遮住自己的嘴,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进行否定。

害怕的时候,会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表示不希望再看到那些情景。



战斗反应的总结


战斗反应的两类动作——进攻动作和防守动作——分别映射了两种心态。进攻(包括变形的进攻)动作代表着愤怒的心情和强势的心态,说明当事人希望消灭当前的刺激源;防守(包括变形的防守)动作代表着弱势的心态,说明当事人希望保护自己的特定利益。



九、输赢不是平常事——胜败反应


打完了,总会分个输赢,胜利后的反应和失败后的反应完全呈两个极端。通过观察胜败反应,可以判断对方在较力之后的自我评估,也就是说,他觉得自己赢了还是输了。



1.胜利


我们经常在奥运会赛场上看到手举鲜花、挥舞奖牌,欢呼雀跃甚至后空翻的high  five(庆祝成功的击掌)庆祝方式,以及其他各种独特而炫目的庆祝方式。都具备同一个特点——显摆,显摆(完全中性词)更高(身形)、更大(音量)、更强(技能)的形象,以期更广泛地宣传自己的胜利,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人在获得胜利后,由于期待着胜利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和生活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会调动体内剩余的能量,做出大量的炫耀性动作,一方面消耗体内多余能量,另一方面引起更多人对他胜利的关注和认同。



2.失败


垂头丧气,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变得萧瑟和冰冷,身体仿佛被掏空,头脑也木成一坨,无法清晰地思考,没有兴趣再关注其他的事情,甚至可能通过吸烟、酗酒来麻醉自己,这些都是失败之后可能产生的反应。而失败的本质,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人失败后,由于体内能量的流失,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不会产生过多的动作。一方面是因为此前体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负面结果已经发生,不可挽回,所以无心关注其他事情。



十、两颗心的距离——爱恨反应


爱恨反应的本质


估计普通人一看到爱恨反应,马上就会想到爱情和仇恨,继而联想到卿卿我我和咬牙切齿等场景。其实呢,爱恨反应是对人和人之间身体距离变化规律的一种总结。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研究发现,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会代表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这个距离是彼此互不熟悉的人之间的距离,比如街头驻足的陌生人之间的距离。霍尔博士定义的距离是3.6~7.5米。不过,在街头的陌生人很有可能和你擦肩而过,并不是因为你在意识中认可他们闯入你的公众距离,只是这种情境你不会在意而已。

2.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这个距离是常规社会活动中,如办公、开会等,比较适宜的距离,霍尔博士定义的距离是1.2~3.5米。

3.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这个距离是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时常用的距离,霍尔博士定义的距离是45厘米~1.2米之间。

4.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这个距离则是非常近的亲密接触,从没有距离(0厘米)到45厘米。可以允许关系密切、处于自己的这个范围之内的人,包括夫妻或恋人等。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看看为什么把这种身体之间的距离变化称为爱恨反应。当两个人亲密无间的时候,会希望时时陪在对方身边,体会那种共进退的快乐;一旦反目成仇,不畏艰辛跑到异国他乡也要躲开那个令自己厌烦甚至害怕的人,除此之外,仇家追杀、恩断义绝、心灰意冷都有可能造成当事人远远逃避。

我们把人际心理距离列为横坐标,把因此而产生的身体距离列为纵坐标,就得到了上面这幅爱恨反应坐标图。在应用当中,如果你观察到两个人之间真实的身体距离微反应,就可以参考此图,逆推当事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总结:

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人在受到刺激的时候,身体会出现的多种微反应,归纳为八类。通过观察这些身体的反应,可以推测当事人在应对刺激源时的心态和立场。这些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比语言更能准确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态度。在下一章中,我们会更加细致地介绍面部微反应——微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