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2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少有两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发展心理学的关注,结果引起了深入的、甚至激烈的讨论。其中一个问题是,一个人的发育是连续的,也就是说顺利的,还是分阶段或分时期的。此外,发展心理学家几乎从这个学科诞生之日起就试图解释,环境和个体的遗传对于发育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者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二者的共同作用。



2.2.1 发育的连续性或者间歇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不断(连续)上升的道路或者通过台阶(间歇性)达到某个高度。受这个比喻的启发,发展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讨论,应当把发育过程中的进步想象成像一条向上的路那样连续的、还是像台阶那样间歇性的。

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如果间隔较长时间观察一个婴儿,那么,看到的主要是量的变化。比如说,女孩和男孩的身高都是逐渐增加的,走路一年比一年快。同样,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的词汇量不断扩大,也许不是以相同的速度扩大,但是不间断地扩大。

首先,以行为主义为取向的心理学家把发育看作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他们把这种变化解释为学习过程的结果,而学习过程是受环境支配的。(见第11页及以下1页)通过体验,个体逐步地获得新的信息元素,学习者把这些元素拼在一起,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学习前提。起源于行为主义观点的信息理论家认为,发育过程中的进步是随着注意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的,也是连续的提高而形成的。他们同时还相信,环境也能够对发育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说“一般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儿童在六岁时才学习读书和写字,那么,行为主义者就把这看作是相应的环境刺激的结果,但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有目的地训练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也许在三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能掌握这些能力。

发育是间歇性的过程  。仔细观察过自己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在某个时间段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一点在身体方面表现得很明显,有几年儿童的身高增长很慢,过了一段时间突然蹿高(量的变化),而且身体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质的变化)。在动物身上也能明显看到这种质的变化,比如,一只蝌蚪长成一只青蛙。

让·皮亚杰(见88页及以下几页)提出了一种思维发育的理论,支持质的变化。这一理论认为,大一些的孩子能够理解自然科学的事实,而小一些的孩子则不能。比如,给学龄前儿童一些不同长度的木棍儿,并要求他们按照长度排列,会发现他们的做法毫无章法,更确切地说,他们表现的是尝试—错误行为,因为他们还不懂“排序”。而大一些的孩子则懂得按照所提的问题将木棍儿排序,因此他们认真地对比每一根木棍儿。这种充分理解的做法与学龄前儿童的做法有着根本的区别。

“既……又……”答案  。过去,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对于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还是间歇的过程这个问题,都是支持这种或那种回答。现在,在心理学领域,有人更主张克服片面的观点。所以,现代发展心理学家大多认同这样的观点:将有些发育过程描述为连续性的比较好,而有些发育过程描述成间歇性的比较合适。(Rutter,1987)至于遗传—环境问题,也可以用一个“既……又……”这个答案来回答。



2.2.2 遗传—环境问题


遗传(遗传基因)和环境怎样影响发育,围绕这一问题,哲学家、医生和教育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描述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以前,先介绍若干生物学基础。

若干生物学基础

受精卵是人类生命的开始  。人类生命之初是一个还没有针头大的单体细胞。这个细胞是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结合而成的。这个受精卵已经包含它要长成的生命体的整个蓝图。


插图2.2a 一个细胞的图示,染色体位于细胞核。


插图2.2b 人类的46个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借助现代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染色体,它们存在于每一个身体细胞中(见插图2.2a)。每个人类的性细胞有23个染色体,而每个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增加一倍,即46个。这些染色体可以按照大小排列并作相应编码,从图2.2b可以看出,每个编码代表两个相同形状的染色体,其中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

X和Y染色体决定性别。  从插图2.2b中还可以看出,一个编码代表的两个染色体用字母X和Y表示。这些染色体的任务是决定性别,也就是说,它们决定能发育成一个男孩还是女孩,X染色体只在女性身体细胞中成对(XX)存在,而男性身体细胞中有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细胞中的一个X染色体来自母亲,而一个男性的精子则提供另外一个X染色体或一个Y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染色体中包含被称为基因的某些部分,它们支配着决定个体发育的化学过程。基因由一个缩写为DNS(脱氧核糖核酸)的大分子组成。早在几十年前,一些科学家就已成功地从一个低级生物体的染色体中分隔出一个基因,并拍了照片。2000万个基因放在一起大约只有一厘米长。

基因组工程  。人们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总和称为基因组。(Ridley,2000)1988年,医学家和生物学家启动了基因组工程——德国也参与其中,其目的是,系统地研究人类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尤其是基因在医学上的意义。这项研究得到重视,是因为这项研究为人们了解遗传因素在身体和精神疾病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可能,遗传性慢性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病)就是一个例子。

例子

亨廷顿舞蹈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结果导致重要区域的脑细胞不断衰竭。这种紊乱呈无法控制的跳跃式的运动。在出现运动机能的紊乱之前,通常会出现精神和神经方面的变化。如果一个病人患上亨廷顿舞蹈病,病症会越来越严重。这种相对少见的疾病,现在还无法治愈。(Pinel,1993)不幸的是,大多人在40岁之后才会得这种病,这时大多已经人为父母,不再面临是否组建家庭的问题。当然,根据目前的知识水平,在丈夫和妻子身上最初出现这种病症以前就能查明,他们是否带有这种疾病的基因。(Giodani  et  al,1995)因此,现在的夫妻能及时知道这种遗传的风险。

关于基因的作用  。父母遗传给孩子的不是固定的行为方式,而仅仅是在某些反应方面的能力。由基因决定的能力究竟会怎样发展,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比如,儿子或女儿从他们父母那里遗传了在跳高这一体育项目中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基因决定了在这一体育项目中有较强能力所需的身材和肌肉的发育,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一个不崇尚和支持跳高的环境中长大,那么,他/她纵然有这些遗传条件(遗传型)也绝不可能发展成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表现型)。


插图2.3 基因创造能力。怎样发挥这些能力,取决于环境条件。
人类遗传性评估

关于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问题  。大多数人的特征是在多种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比如身高和智力就是这样。人们试图通过智力测试来了解的许多能力,都取决于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基因;基因的不同组合决定各种能力的突出程度。(Luciano  et  al,2001)在日常的讨论中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哪一种因素更为重要,是遗传还是环境?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每一个特征既取决于环境又取决于遗传。然而,只要表达得略有不同(Kalat,1995),这个问题就变得很重要:一个观察者在观察行为中(比如,在需要智力的情景下)的差异时,更多地取决于遗传的差异,还是环境的差异?在遗传研究中人们使用的遗传指数用0%—100%表示。一个接近0%的数值表示,在一个人身上观察到的差异只在很低的程度上能归因于遗传因素,而一个接近100%的数值则表示,所有的差异都是遗传的。比如,智力的遗传指数在50%—70%之间(Plomin,1999),虽然不能把“遗传指数”普遍有效地与人的某些特征相联系,也就是说,这一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调查的人群,取决于人所处的环境,取决于调查时所用的测试手段。

童年时期越来越多的自决环境  。影响一个人发育的环境的差异不仅存在于成长发育的过程或具有文化特色的其他国家,环境的变化也会造成差异,因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决定他们集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桑德拉·斯卡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认为,一个人的基因对环境的选择产生影响,因为他喜欢选择,并在选择中积累经验。不过,在发育的过程中,基因和环境会改变自己共同作用的方式。(Scarr  &  McCartney,1983;Scarr,1988)

众所周知,孩子小的时候在哪些特殊环境下成长,主要由父母决定。孩子小的时候在哪些特殊环境下成长不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遗传基因,而是由父母给他们做样子。比如,母亲或者父亲喜欢读书,他们就会给孩子提供一种有许多书籍和杂志的家庭环境。在这种氛围下读书的情景经常出现,所以可以唤起孩子对文学的兴趣;喜欢音乐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早早地学会一种乐器并经常演奏乐曲。

孩子大一些,就应当允许他们积累一些在自己家里难以积累的经验。在发育的这个进步阶段,孩子会主动寻找适合他的遗传基因的环境。斯卡与麦卡特尼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当允许他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小生境的自由,也就是说,让他们在周围寻找那些他们能够积累经验、符合他们兴趣的小生境。如果一个孩子在他亲生父母身边长大,他所选择的环境可能也是他的父母所喜欢的——因为生物学的血缘关系。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是被收养的,他就有与其养父母不同的基因,由于孩子们现在在选择环境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特别是被收养的孩子,可能会选择自己的家庭所不支持的环境。比如,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可能会争取成为学校乐团的一员,用不着强迫他去演奏某种乐器。好奇的孩子经常会自愿前往当地的图书馆,为课余时间借阅额外的辅导材料。

斯卡与麦卡特尼认为,环境在一个人发育的各个阶段具有相同的意义;但是他们认为,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是在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而基因参与了环境条件的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