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开车经济学-万书网
首页

第36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从一处到另一处的运动方式在不断进化。城市的发展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被记录了下来。马切蒂指出,1800年的柏林城,其面积大小很适合步行。不过后来使用了马车、电车、地铁,以及最终发展到汽车。城市一直在发展,其面积在增长,新交通技术也引起了速度的加快,二者相互成比例,然而一直以来,市中心和多数人之间的距离都约等于30分钟的路程。

    古罗马的“1小时规则”在现代美国(及很多其他地方)依然存在,即使我们用汽车或者地铁取代了步行,“需要认识到,一半美国人的上班时间仍然接近20分钟,或者不到20分钟,”艾伦·比萨斯基(Alen Pisarski)说道。他是国家“交通行为”方面的主要权威人士,几十年来,比萨斯基一直在美国人口调查局工作,整理关于我们上班的方式和路途花费时间的数字。似乎人类在通行方面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局限,这是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一个人睡眠时间8小时,工作8小时,吃东西需要几个小时(而不是在车内),加上被自己的习惯或者孩子踢踏舞表演的安排填满之后,时间就所剩无几。研究表明,在一次出行中,30分钟的行程之后,人们对旅行的满意度开始下降。

    这种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1小时规则”在城市规划研究者大卫·莱文森(David Levinson)以及阿杰·库马尔(Ajay Kumar)的论文中有所提及。来看一下华盛顿特区,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来,它一直是个大都市,莱文森和库马尔发现这里的平均每次出行时间大约需要32分钟,几十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真正改变的只有两个因素:出行的距离和平均速度。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很像“理性定位仪”(rational locators)。因为他们不愿花费过多时间来出行,所以搬到了稍偏远的郊区。虽然需要驾驶的时间变长,但他们现在在郊区公路上提高了驾驶速度,远高于拥挤的市区街道上的行驶速度,他们可以更快地驶向工作地点(同时,那些住在市中心的人们可能步行上班或者乘地铁,这意味着他们的通行时间几乎没有变化)。

    “等一下,”你也许会说,“我认为交通情况越来越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事实毋庸置疑。得克萨斯交通管理局计算出美国1982年的全部交通延时是7亿小时,而到了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37亿小时。在最大的26个市区,过去这些年里延时现象几乎增加了655%。美国人口调查局指出,在多数大城市里,2000年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要比1990年花费的时间长。“理性定位仪”的研究人员重新看待了这一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可能在根本上出行时间并不固定。他们认为或许这只是一种“统计产物”。年复一年,城市扩大了自己的面积,吞并一些新农村加入到“都市圈”,所以在前一项调查中,居住位置距离市区最远的司机并没有被包括在内,是他们抬高了数据。或者他们之前为了躲避交通拥挤已经搬到郊区,而现在自己也遇到了交通堵塞的麻?。可能理性定位仪得出的所有结果本身就不合理。

    不过情况为什么会越来越糟糕?或者,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意外的交通拥挤情况,或许我就会产生疑问:“这些人都是谁?”答案很明显:新司机的增加速度超出新柏油路的建设速度,只是你自己对此表示怀疑。举一个很有美国特色的例子:在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郊区,这里距华盛顿特区很近,在1976~1985年间它的人口数量增长了约7%,职位的数量也增加了20%,然而登记在册的汽车数量却已经翻番。而在这一期间,这个县城几乎没有新建任何新道路,似乎突然之间它就被汽车淹没。调查显示,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多辆汽车,那么可想而知人们的驾驶次数会增加;每个人的驾驶里程也会增加。额外车辆的出现促进了更多驾驶。

    繁荣带来交通。或者按照艾伦·比萨斯基所描述的那样,交通堵塞是“人们用经济手段来实现其社会及经济利益,对于其他人同样如此。”人们越富有,拥有的车辆就越多,驾驶也因此增多(少数几个曼哈顿的百万富翁除外)。经济状况越好,驾驶里程便越长,交通拥挤的情况越差。这就是研究交通行为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它体现了比萨斯基所谓的我们的“交通需求线”。美国人口调查局很像为我们拍下了一张集体照,从中可以看出在我们自己家里,有2.3个卫生间和1.3只猫。不过它没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到家。对通行进行统计,就如同给这个运动中的国家进行疯狂而模糊的抓拍。它抓拍到我们正在移动,我们没有经过演练,每天忙乱地生活,就是为了获得那2.3个卫生间。从它那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